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3 12: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等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并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5个会认字可以集中识记。联系生活识记,如,“萝、卜”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萝卜”“胡萝卜”学习,“晾”联系生活中人们“晾衣服”学习;熟字换偏旁识记,如,“站——沾”;编顺口溜识记,如,“愁”可以编顺口溜“人愁心上秋”。“愁、沾”是翘舌音;“卜”在“胡萝卜”一词中读轻声。
文中的词语比较简单,可以运用找近义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行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如,“浓密”的近义词是“稠密”;“匆匆忙忙”的近义词是“急急忙忙”;“牢固”的近义词是“结实、坚固”。
阅读理解
本课教学可大体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读故事的已知部分,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可能发生什么。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抓住题目、插图、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预测,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第二板块是由一个省略号想开去,预测故事不同的发展可能。借助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顺着故事情节预测。教师讲故事可在关键情节处停下来,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第三板块是读文章或书的题目,从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借助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猜猜内容。讲述其中一些文章或故事的梗概、片段,或出示书的目录,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和原文一样,引导学生在验证预测、修正预测中继续预测,激发阅读的兴趣。第一板块是基础,第二板块是提升,第三板块是拓展实践。
积累运用
对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进行拓展积累。如,学习了“浓密”一词,可引导学生拓展带有“密”的词语——稠密、茂密;学习了“匆匆忙忙”,引导学生拓展AABB式词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王一梅的故事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揭题,学习猜想
1.出示胡萝卜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胡萝卜。
2.板书“胡萝卜”,引导学生相机认读“萝卜”,读好轻声。能根据形声字的记忆方法记住“萝”。
3.补全题目,齐读题目。
4.引导学生猜想:读了题目,你猜想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并尝试着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根据学生的预测,梳理出前一课中学到的预测依据。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紧扣题目进行预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预测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板块二 读文识字,练习猜想
活动1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过渡:大家有没有猜对?我们赶紧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
3. 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
 萝卜 发愁 沾到 晾尿布
4.教师点拨: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萝、愁”两个生字,并组成词语:萝卜、发愁。
活动2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教师出示提示。
 刮胡子——胡子长长了——男孩剪下胡子——鸟太太发现胡子
2.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教师的提示,讨论并划分层次。
3.教师总结归纳, 段落划分情况。
4.指名分段合作读文,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用上一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旁边。
5.指名说说自己猜想的内容,以及这样猜想的理由。
读到(    ),我猜想(   ),因为(     )。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是为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认读的字不多,关键是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复习预测的方法。
板块三 研读课文,进行预测
活动1 体会胡子的长
1.学生读第1~4自然段。
2.引读。
师: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
生: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师: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没想到因为他近视,就漏刮了下巴右边的一根胡子。于是——
生: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师:沾到果酱的胡子悄悄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
3.小结并过渡: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胡子还在继续变长。因为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胡萝卜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胡萝卜先生就拖着它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活动2 发现长胡子的妙用
1.过渡:谁来说说,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长越长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被其他人派上了用场。)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2.引导学生思考: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3.教师点拨:男孩的风筝线太短了,他正好发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够长,也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4.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体会人物的心情。
(1)如果你就是那个放风筝的男孩,风筝线这么短,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
(2)得到了“风筝线”,风筝飞上了天空,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高兴)
(3)如果你是胡萝卜先生,你愿意把自己的胡子分享给男孩吗?
预设1:愿意。因为胡萝卜先生很和气,很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
预设2:愿意。胡子本来就是要刮掉的,既然能给别人带来帮助,那就干脆用它做好事。
预设3:不愿意。因为男孩剪下胡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胡萝卜先生的允许,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男孩有礼貌地请胡萝卜先生分给他一段,我想胡萝卜先生肯定也是乐意的。
5.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要乐于帮助他人。
6.小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长胡子可真是帮了这个男孩大忙了,风筝飞上了天,男孩太高兴了!看到男孩这么开心,胡萝卜先生也因为自己帮助了男孩而感到快乐。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
活动3 想象鸟太太发现胡子的情景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自己仿照课文说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1)“这里正好有根绳子,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鸟太太说完就扯了扯胡子,她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小鸟的尿布。
(2)“这里正好有根绳子,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鸟太太说完就扯了扯胡子,她确定不太牢固,毕竟小鸟的尿布实在太多了,晾尿布的绳子得足够结实才行。鸟太太松开了胡子,到别的地方找绳子去了。
(3)“这里正好有根绳子,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鸟太太说完就扯了扯胡子,她确定足够牢固。“请等一下,胡萝卜先生,请问我可以剪一段你的胡子,用来晾我的宝宝们的尿布吗?”“哦,当然可以!”胡萝卜先生大方地同意了。于是,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用来晾鸟宝宝们的尿布。
4.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预测。
5.小结:鸟太太和鸟宝宝们笑得多开心啊!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胡萝卜先生看见鸟太太和鸟宝宝们笑得那么开心,他也高兴地笑了。
设计意图 在进行预测和想象续编故事时,学生的思路有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启发学生从故事的多个细节出发,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编,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交流中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
板块四 发挥想象,进行续编
活动1 续编故事结尾
1.过渡:同学们,书中的故事很精彩,有些片段是我们已预测到的,有些和我们预测的不一致,所以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预测的内容,也可以修正我们的想法。故事讲到这儿,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仿照课文,自由编写故事结尾。
3.把编的故事结尾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互相评价。
活动2 对比欣赏,感悟主题
1.教师朗读原故事结局,引导交流:你们的预测和原文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师生评价:你更喜欢哪种结尾?为什么?
3.小结: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身后,不知被多少人剪下来,派上了用场。胡萝卜先生发现后,一定会感到很快乐,因为他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了别人。童话故事真有趣!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不仅学到很多预测的方法,还学会了续编故事的方法,真是收获不少,以后我们继续运用预测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4.布置作业:读读课后练习第二题中的文章或书的题目,请你来猜想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课后把这些文章或书找来读一读,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快乐,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一座桥梁,让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板书设计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男孩     风筝线  
鸟太太     晾尿布
……      ……
帮助别人很快乐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找一些文章或书,把它们的题目写在下面。
  看题目猜猜文章或书的内容。猜完后,把你特别感兴趣的文章或书的题目抄写下来,去图书馆借来读一读吧。
★活动建议
1.课前去收集一些文章或书,把它们的题目端正、清楚地写下来。
2.能认读这些题目。
3.看题目,与同学猜猜文章或书可能写了些什么。要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认真倾听,把自己特别感兴趣、想读的文章或书的题目写下来。
5.想办法把文章或书找来读一读,告诉同学你的猜想。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bo  B.luó  C.zhān  D.liànɡ  E.chóu
萝(    )    卜(    )   愁(    )  
沾(    )   晾(    )
2.选一选,在能组成词语的生字后面的括号里画“√”。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继续  飘动  牢固  风筝  匆匆忙忙  浓密
(1)森林里一只小鹿(    )地跑了过来。
(2)胡萝卜先生长着(    )的胡子。
(3)小男孩用胡子来放(    )。
内容感知
1.课文中的主人公是(   )。
A.胡萝卜先生    B.小男孩    C.鸟太太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男孩剪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了风筝线。(   )
(2)鸟太太可能会剪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晾衣绳。(   )
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本文作者王一梅的资料。
阅读质疑
1.为什么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会越长越长?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