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3 1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生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能够用自己的话介绍西沙群岛。
2.初步培养“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会认字,“岩”“虾”可以借助“岩石”“大龙虾”的图片认读理解;“饶”“优”“设”可借助形近字“浇”“扰”“没”辨析识记;“武”“粪”“辈”可借助词语“威武”“鸟粪”“祖祖辈辈”认读记忆;“瑰”中的“王”表示“玉”,可结合字理图进行识记。教学多音字“参”时,可以出示“人参、海参”等图片让学生认一认,理解“参”在“人参、海参”等词语中读shēn,在“参加、参与”等词语中读cān。“饶、设”是翘舌音。
本课会写字,“优、淡、浅、错、虾、挺、刺、鼓、数”是左右结构;“岩、宝、贵”是上下结构;“厚”是半包围结构。“优”最后一笔是点;“淡”右上部的“火”捺画变点;“浅”右上角的点不能丢;“贵”上半部分不要写成“虫”;“鼓”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数”右边是“攵”,不能写成“夂”。
本课一些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的词,可以提供辅助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如,“交错”一词,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句子“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并出示“道路交错”等图片给学生提供帮助,再让学生用“交错”写一句话;“成群结队”一词,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句子“鱼成群结队地……好看极了”理解,在此基础上出示“飞舞的蝴蝶、飞翔的大雁、游玩的同学”等图片,让学生用“成群结队”写几句话。
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描写非常有画面感,很适合朗读。其中第2自然段描绘了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那种美丽的景象,再出示图片欣赏五光十色的海水。学生有了感受之后,朗读一定会很到位。
课文中还写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海底动物,比如,懒洋洋地蠕动着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各式各样的鱼类,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初读后想象这些海底动物有趣的样子,甚至模仿一下海参懒洋洋的样子、大龙虾威武的样子。当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再读,就会读得更好。
阅读理解
本课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圈画出景物,进行梳理,明确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的。然后引导学生借助颜色词体会海水的美丽,抓住关键词体会海底生物的有趣,品析重点句体会海底鱼儿的多和美,借助关键句理解第5自然段的意思,感受海岛上的鸟多。最后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有选择地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课文第3自然段写到了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作者的比喻十分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学习,珊瑚是“各种各样”的,自然不只是这两种形态。我们可以借助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然后让学生继续写下去: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
课文第4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鱼多,比喻也十分形象,并且使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来写,这也值得学生学习。在学生掌握了这一段的写法后,我们可以以课后习题中的图片为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运用从此段学到的写法来写,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积累运用
这篇课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有很多,既有四字词语,如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也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如深蓝、淡青、浅绿、杏黄等。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并且在读中积累。
除了这些词语外,课文中还有不少比喻精妙的句子也值得学生关注和积累,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样的句子也应当多读一读,在读中体会作者比喻的精妙,在读中积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2.收集与西沙群岛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西沙群岛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生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写西沙群岛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活动1 交流资料,了解西沙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出示地图。按照“中国——西沙群岛”的顺序出示地图,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3.交流资料。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海南省东南部,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之一,也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盛产鱼类、鸟类、海参、海龟等。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8公里。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太平洋的交通咽喉,自古就是我国的领海,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4.欣赏美景。教师出示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
活动2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在距离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2.欣赏美景。教师出示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
3.导入新课。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4.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 学习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生互动学习生字。
(1)借助图片识字。先出示图片,再出示词语,最后出示音。
 
        
   岩(yán)石         龙虾(xiā)        海参(shēn)
相机指导:多音字“参”在“人参、海参”等词语中读shēn,在“参加、参与”等词语中读cān。
(2)借助熟字换偏旁识字。
 浇﹣氵﹢饣 = 饶(ráo)  扰﹣扌﹢亻= 优(yōu)  没﹣氵﹢讠= 设(shè)
相机指导:“饶、设”是翘舌音。
(3)借助词语识字。
“武”“粪”“辈”可借助词语“威武”“鸟粪”“祖祖辈辈”认读记忆。
(4)借助字理识字。
 
      商甲   周金  秦篆 汉隶
甲骨文的“玉”,字形就像有一根绳子把几片玉穿在一起,其实也就是玉制项链。金文和秦篆的“玉”则写为“王”,因此,以“王”为意符的字大都与玉石的意义有关。“瑰”中的“王”表示“玉”,因为玉既光洁美丽,又稀有珍贵,所以“瑰”有“珍奇”的意思。
3.指名认读生字。
 富饶 优美 瑰丽无比 岩石 海参 大龙虾 威武 鸟粪 祖祖辈辈  建设
4.总结识字方法。
活动2 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语。
2.同学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
3.师生互动,指导理解重点词语。
(1)交错:先让学生根据句子“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说说对“交错”的理解,并出示“道路交错”等图片给学生提供帮助,再让学生用“交错”写一句话。
(2)成群结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句子“鱼成群结队地……好看极了”理解“成群结队”是表示数量多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出示“飞舞的海鸥、游玩的同学”等图片,让学生用“成群结队”写一句话。
(3)结合图片理解“绽开”“五光十色”。
   
荷花绽开      五光十色
4.出示本课重点词语。
 [优美]美好。
[五光十色]五、十:表示多。形容色彩光泽明亮鲜丽,花样繁多。
[瑰丽]异常美丽。
[绽开]开放。
[威武]力量强大;有气势。
[成群结队]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多。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解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板块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文思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2.互动交流。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开头)
       (中心句,总领全文)
①引导:读第1自然段,说说在这一自然段获得了哪些信息。(交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
②点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下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2)围绕中心句,课文写了几方面内容?
预设:围绕中心句,课文写了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内容。
(3)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了哪些内容?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预设:最后一段写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互呼应。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结尾)
        (与开头相呼应)
(4)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梳理层次。
(1)教师点拨: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我们给课文分段。
(2)学生分段,教师总结, 分段情况及段意。
4.感知内容。请学生按照“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说课文内容。
课文先交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点明那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接着从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设计意图 先通过默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明白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层次、感知内容便水到渠成。
板块四 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出示“优、淡”等1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优 淡 浅 错 岩 虾 挺 刺 鼓 数 厚 宝 贵
2.同桌交流写字注意的事项。
3.教师指导。
 “优、淡、浅、错、虾、挺、刺、鼓、数”是左右结构。“岩、宝、贵”是上下结构。“厚”是半包围结构。“优”最后一笔是点;“淡”右上部的“火”捺画变点;“浅”右上角的点不能丢;“贵”上半部分不要写成“虫”;“鼓”左半部分最后一笔变成提;“数”右边是“攵”,不能写成“夂”。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布置作业。
(1)抄写教材词语表的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观察交流,引起注意,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再加之老师演示,学生更能清楚地掌握会写字的字形、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培养“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阅读能力。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词语。
 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 海参 龙虾 威武 鸟粪 祖祖辈辈 建设
2.出示表格。
段落
内容
特点(总写)
第1自然段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风景和物产(分写)
第2自然段
海水
第3自然段
珊瑚、海参、大龙虾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希望(总写)
第6自然段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3.教师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西沙群岛是一个富饶的地方,是一个可爱的地方,那么,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这节课我们就到课文中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读词语和填写表格,检查学生对词语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的激情导入,既交代了学习任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品读词句,体会感悟
活动1 借助表示颜色的词,体会海水的美丽
1.读文思考。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词进行概括。
2.反馈汇报。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互动交流。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的,的,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你是从哪里体会到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个特点的?
从这些颜色词中能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个特点。
(2)你能结合这些颜色词说说“五光十色”的意思吗?(色彩繁多、明亮)
(3)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不同的色彩?用文中的话回答。
(4)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两句话合起来说一说。
4.朗读课文。语速平稳,吐字清楚,强调“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重读颜色词。
活动2 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海底物产的丰富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海底哪些生物?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找出关键词,画出重点句。
2.师生互动完成表格。
海底生物
关键词
重点句
特点
珊瑚
各种各样
有的像……有的像……
美丽
海参
懒洋洋
海参到处都是……蠕动。
可爱
大龙虾
威武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
威武

好看极了
数不清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多而美
3.品析重点句。
(1)出示重点句1。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①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预设: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二、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②这段话写出了海底生物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这段话写出了珊瑚的美丽、海参的可爱、大龙虾的威武。从“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懒洋洋地蠕动”“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③作者把珊瑚都比作了什么?想象一下,珊瑚还可能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一说。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
(2)出示重点句2。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①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比喻)表现了鱼的什么特点?(美)
②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
(3)出示重点句3。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①引导学生从“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中体会鱼多。
②引导学生体会夸张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活动3 借助关键语句,感受海岛的鸟多
1.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预设:树林多、鸟蛋多、鸟粪多。
引导: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鸟多?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海鸟。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2.引导学生读读泡泡语,说说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预设: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教师点拨。这段话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来说的,第一句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借助这句话,就能理解这个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词和其他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西沙群岛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并注重写法的点拨、表达的训练,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
板块三 回顾总结,选择介绍
活动1 回顾课文内容
1.回顾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完成表格。
课文层次
结构
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
(总写)
总领全文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
(分写)
风景和物产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珊瑚: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
鱼:好看极了、多得数不清。
鸟: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厚厚的鸟粪。
第三部分
(总写)
呼应开头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3.概括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表格,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介绍了我国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活动2 介绍自己喜欢的内容
1.引导过渡: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如此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难道你不想把它介绍给家人吗?下面我们就学做一名小导游,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吧。
2.选择练习。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对照表格内容自由练习。
3.班级交流。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声音响亮、语速适当”两方面给予评议。
设计意图 回顾总结,进一步感知课文结构和内容,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为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作准备。以小导游的名义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块四 迁移练笔,布置作业
1.总结写法。师生共同回顾第2~5自然段的写法。
第2自然段:先总说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然后具体写海水的不同颜色及成因。
第3自然段:用比喻句写珊瑚,用拟人句写海参和大龙虾,并抓住外形和动作来描写。
第4自然段:用排比句式写鱼的外形美,用夸张的写法写鱼多。
第5自然段:围绕关键句从树多、鸟蛋多、鸟粪多三方面突出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2.引导看图:西沙群岛还有很多生物和美丽的景象,你能像刚才介绍课文中喜欢的部分那样来介绍介绍吗?(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四幅图)
3.看图练说。学生观察图片,自己练习。
4.班级交流。指名交流,引导其他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
(1)有没有围绕物产的外形、动作等来介绍?
(2)有没有恰当地用上修辞方法?
(3)有没有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
5.布置作业。
(1)完善本次小练笔。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 先回顾内容总结写法,再迁移写法完成练笔,教学环节依次进行,学生练笔有样可循。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景物
物产
特点
海水
海底
海岛
★活动建议
1.学生自读课文,用简短的词语概括西沙群岛的景色、物产及特点。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写出来。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到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的。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时间建议
15~20分钟




熟读课文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A.ɡuī   B.yán   C.shè   D.ráo
富饶(  )  瑰丽(  )  岩石(  )  建设(  )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读一读本课的多音字“参”,借助工具书完成练习。
“参”表示“人参,草本植物”时,读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表示“参加,加入”时,读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用于“参差”一词时,读______。
4.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内容感知
1.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写出了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西沙群岛海底的动物有(     )。(多选)
A.海参   B.大龙虾   C.鱼   D.企鹅
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
阅读质疑
1.怎样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