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13课:使至塞上
13.使至塞上
人教版
八年级上
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你能给下面诗歌中的红色字注音吗?
初读·读准字音
yān
?jì
?sài
shǔ
塞
sài
sāi
sè
边~,~翁失马
堵~,茅~顿开
活~,车马~途
你能解释下面诗歌中的红色词语吗?
再读·了解大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地上空。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上,烽火台燃起的一缕狼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出使
将要
慰问
黄河
你能体会出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吗?
三读·体会情感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抒飘零之感。
试一试
你能很快地背诵并默写全诗吗?
苏轼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能结合本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品读·诗歌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层次: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清晰;其次,它有画一样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它有画一样的丰富色彩,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地,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诗歌只短短两句,就将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画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延读·诗歌积累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