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5 13: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消息二则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 镌刻(juān) 督战(dū) 颔首低眉(hàn)
B.弱点(ruò) 解剖(pāo) 惊骇(hài) 锐不可当(d?ng)
C.踱步(dú) 绯红(fēi) 诘责(jié) 深恶痛疾(è)
D.滞留(dài) 粲然(càn) 踌躇(chóu) 风平浪静(jìng)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乱局中见定力,演变中有演进。这一年,人们在求索未来,世界面临_________还是分裂、开放还是_________、合作还是_________的重要抉择。人们在变局中看见,疫情中有情义,治理中有真理,_________中有转机。
A.团结 封闭 抗拒 危险
B.封闭 团结 对抗 危机
C.团结 封闭 对抗 危机
D.封闭 团结 抗拒 危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年伊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各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B.本次军训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为他们顺利度过中学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C.由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采用“90秒即兴考核”等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
D.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4.填在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失掉民心就会失掉天下。战争的成败主要还是取决于民心的向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人数不可谓不多,武器装备不可谓不先进,然而短短三年时间就败退台湾,__________。
A.失掉了民心是其原因之一
B.失掉了民心是其中一个原因
C.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失掉了民心
D.失掉了民心是其主要原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报道的时间有先后,通过对比阅读能了解同一事件的进展情况。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虽然短小,但叙述层次清楚,介绍了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等内容。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横渡”等词语体现出了人民解放军英勇豪迈的气概。
D.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本课的两则消息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除了客观报道解放军的渡江情况外,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6.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2)“长江风平浪静”有什么含意?
(3)“不到二十四小时”说明了什么?
(4)赏析文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
8.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题。
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征途
_____________
新华社贵州平塘1月11日电(记者 齐健、王丽、董瑞丰) 眼力决定眼界。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意味着人类向宇宙未知地带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
2颗,11颗,43颗,93颗,102颗……从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到11日召开的国家验收会上公布已发现102颗脉冲星,它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的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扩大4倍,使科学家有能力发现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
验收会上,中科院院士武向平等6位专家分别宣读工艺验收、电波环境保护等验收意见,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沈竹林宣布“中国天眼”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开放运行条件。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认为,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火力全开”投入科学观测,接下来两三年内将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同时进一步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古人感叹,天边眼力破万里;而今,“天眼”的眼力破亿光年。它静若处子,除了反射面变形时上千个液压促动器一齐低吼,几乎不会动。它又迅若奔雷,每秒最高传输基带数据38G,每小时接收的平均有效科学数据约3.6T。
从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强大的科研仪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与创新思维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
中科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方成认为,中国曾是世界上天文记录最久远、最完整的国家。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里,连续不断地记录着各种天文现象,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新星和超新星)等。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编制了100多种天文历法,也发明了大量的天文仪器。
“但近代以来,中国天文学跟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大大落后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很多先进的仪器见都没见过。”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说,即便在20世纪,老一辈天文学家也只能寻求与国外合作,相当于借用别人的望远镜,大多只能做一些边缘课题。
以王绶琯、南仁东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天文学家,努力缩小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担起“赶潮儿”的责任。
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渴望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学难题。
当时,怀着回报民族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毅然回国,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从1994年开始选址和预研究,到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南仁东率团队用20多年帮助中国实现了追赶—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选自新华网2020年1月12日,有删减)
(1).给本则新闻拟一条副标题。(20字以内)
(2).第二段文字中列写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3).下列对这则消息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B.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投入科学观测,现在已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
C.“中国天眼”除了反射面变形时上千个液压促动器一齐低吼,几乎不会动。
D.“中国天眼”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开放运行条件。
9.凤凰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的生活的愿望。“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请你选择一个栏目并为它写导读文字。(60字左右)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仍没有远去。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我选择【栏目______】来写。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剖pōu,当dāng。C项,踱duó,恶wù。D项,滞zhì。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运用能力。分析前两个空,明显“团结”对应“分裂”、“开放”对应“封闭”,排除B、D两项。“抗拒”意思是抵抗和拒绝。“对抗”意思是对立起来相持不下。与“合作”对应的应是“对抗”。排除A项。“危险”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危机”意思是严重困难的关头。结合最后一句的语境,应是“危机中有转机”。故选C。
3.答案:A
解析:B项,“提高”和“意志”不搭配,可改为“锤炼”。C项,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D项,“受……的影响”与“是……造成”的杂糅,可删去第三个“是”和“造成的”。
4.答案:D
解析:抓住语段中“战争的成败主要还是取决于民心的向背”一句里的“主要”二字进行选择即可。
5.答案:D
解析:新闻除了进行客观报道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除了叙述事实之外,还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交代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原因。
6.答案:B
解析:B项是议论,其他三项是记叙。
7.答案:(1)电头。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及发消息的点、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靠。
(2)“风平浪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包含了抒彩,说明我军攻势锐不可当,没有遭遇顽强抵抗。
(3)说明时间短,表明我军进军神速,气势锐不可当,而敌军很快溃退的事实。
(4)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军进攻情况,凸显了我军的攻势猛烈,势如破竹。
(5)作者先用“国民党反动派……纷纷溃退”从侧面衬托我军的英勇善战;接着又用“我军……进击中”从正面描写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
解析:(1)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电头的概念,然后根据电头所含内容答出电头的作用即可。
(2)答题时既要分析“风平浪静”表面的意思,也要分析其深层次的意思。从上文的“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可以看出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进而可推知“风平浪静”深层次的意思。
(3)这是一个表示时间段的短语,说明时间短,结合我军和敌军的战况分析其体现的内容即可。
(4)答题时要结合词语的词性、语境,分析其表现出的人民解放军进攻的特点。
(5)文章主要运用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来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答题时要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8.答案:(1).“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2).这里列举了中国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也突出了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加以及不懈追求的科研精神。
(3).B
解析:(1).本题考查消息标题的拟写。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明确报道的对象和事件,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3).根据原文“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火力全开’投入科学观测,接下来两三年内将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现在已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有误,故选B。
9.答案:(1).攻打;
(2).【示例一】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示例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示例一】一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炮火与屠刀下鲜红的血, 感受到的是炮火与炮火对峙的悲壮,印在我们心里的更多是历史的屈辱和伤痛的泪。战争,我们不需要!
【示例二】二 战争文化是血泪滋养出的文化,兵法谋略究竞是用来杀戡还是用来消除仇恨?人类为什么非要拥有这些智慧?是为了厮杀,还是为了自杀?
【示例三】三 当我们在优美的校园中散步的时候,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的时候,当我们享受着安宁与幸福的时候,在很远的地方,我们的同龄人正在饱受战火的煎熬,流血流泪,无家可归。
解析:(1).本题考查迁移想象的能力。“伐”可看作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戈”字组成,很容易得出“攻打”之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注意三个栏目的设置角度不同,导读文字要有针对性。如栏目一中收集的是战争故事,所以导读文字要有一定的历史情境感。栏目二中收集的是与战争相关的文化成果,而且栏目名也提示我们,要对战争的复杂性进行思考。栏目三的关注点在现实生活,可以将我们和仍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进行对比。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