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5 14: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祭(jì) 铸兹(cī) 国殇(shāng) 惨绝人寰(huán)
B.杀戮(lù) 悼(dào)念 右翼(yì) 辱没(mò)真相
C.大阪(fàn) 初衷(zhōng) 篡(cuàn)改 振聋发聩(kuì)
D.呓(yì)语 遁(xún)形 磅礴(bó) 缅(mi?n)怀先烈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这篇杂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D.近期,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3.斯诺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4.下列有关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导语部分是第一段,作者以凝重的口吻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文章选取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组织和个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以凝重的笔触具体、翔实地揭发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D.文章结尾向人民发出号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与前文相呼应。
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学校要举行防火演练,同学们都认真准备,只有王欣雨同学满不在乎,嘴里还不停地嘟囔:“又不是真的,干吗小题大做啊!”班长听后想要劝说他认真对待防火演练。班长对王欣雨说:
A.“防火演练很重要,怎么就你唱反调儿呢?你就不能认真点儿吗?”
B.“防火演练很重要,请你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在着火时保护好自己。”
C.“防火演练一会儿就结束了,你要不愿意去,就在教室里写作业吧。”
D.“学校一搞活动,你就胡言乱语,快点儿把嘴闭上!”
6.下面四句话,均来自某班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短短两天,以“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
B.为了防止英雄不再流泪,英雄烈士保护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
D.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7.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能否删去?为什么?
(3).“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指的是什么人的灵魂?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017年12月13日电
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按照安排,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据南京市政府的消息,今日清晨7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将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上午10时,在南京市的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
此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20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博物)馆,在今天上午同步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208个华侨华人社团今天将同步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囯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节选自《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材料三
(1)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2)材料二主要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新闻体裁和主要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4)在公祭日的这天,网上有人说:“我们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反对日本。”有人说:“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没必要提了。”请你运用材料二的中心观点,反驳这些人。
(5)选择材料三中任意一幅漫画,谈谈你的想法。
9.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1)【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粗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2)【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A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伸手捉住一只。
刘思扬(怜惜地望着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
A (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
A (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 (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 (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A指_____(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____》,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最后决战的书。
(3)【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思维发展与提升)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的精神。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兹”应读“zī”,C项“阪”应读“b?n”,D项“遁”应读“dùn”。
2.答案:C
解析:A.“不耻下问”的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用在这里不恰当。B.“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而前面描写的苍山和洱海都是天然的。D.“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贬误用,显然不妥。
3.答案:D
解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即可得知。
4.答案:C
解析:文章没有翔实地介绍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5.答案:B
解析:A.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强烈,使人不易接受。C.在教室写作业的做法,会让王欣雨认为防火演练不重要,可参加可不参加。D.祈使句,语气强烈,使人不易接受。
6.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网络点击量”不能“以‘向英雄致敬’为话题”,删去“以”和“为”;语意矛盾,可去掉“左右”。B.否定不当,去掉“不再”。C.成分赘余,删去“的动力”。故选D。
7.答案:(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2).不能。 因为这是引用,引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日本的批评,有一定的权威性,更能从侧面表现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不得人心。
(3).日本右翼分子。
8.答案:(1)南京大屠杀80周年,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
(2)对比的写法。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进行对比,言辞犀利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3)材料一是消息,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材料二是新闻评论,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4)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不要让历史重演,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所以不能盲目排外,而要更加珍惜和平,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中日友情。
(5)(示例1)第一幅图中,1937年寒冬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街头踉跄地向前跑去。女孩对面是一个穿着整齐的生活在2017年的同龄孩子,正在前方等着迎接她。通过漫画可知和平不易,应当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祈愿和平,吾辈当自强。
(示例2)第二幅图中,一个1937年身着戎装、守卫国土的年轻军人和一个21世纪生活富足的大学生相对凝视。80年转瞬,祖国已从满目疮痍变得繁荣富强。这番脱胎换骨的变化,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血与付出。而中国梦的希冀,也寄托在了新一代青年的身上。我们要珍爱和平,努力奋斗。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先快速找出新闻的导语,即“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然后从中筛选关键信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最后概括出文章标题:南京大屠杀80周年,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揭露了“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的事实,并给予无情的批判。
(3)本题考查对新闻体裁和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要结合文体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一是一则消息,叙述南京大屠杀80周年,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材料二是一则新闻评论,针对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的现象进行评论,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要先找出材料二的中心观点,即“历史,不可能被忘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结合题干要求,针对网上两种不当言论,组织语言,进行反驳即可。
(5)本题考查观察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观察。第一幅漫画上有两个小女孩,左边女孩衣衫褴褛,在战火纷飞的街头踉跄地向前跑去;右边的女孩穿着整齐,正在前方等着迎接她。画面上的数字“1937—2017”表明她们中间相隔80年,点明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主题,画面上的文字传达出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祈愿和平的愿望。第二幅漫画上,一个身着戎装、守卫国土的年轻军人和一个21世纪生活富足的大学生相对凝视,画面上的数字“1937—2017”表明他们中间相隔80年,点明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主题,画面上的文字是大学生对年轻军人说的话,反映出历经80年岁月,祖国已从满目疮痍变得繁荣富强。漫画告诉青年一代:中国的繁荣富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梦的希冀,寄托在新一代青年的身上。我们要珍爱和平,努力奋斗。
9.答案:(1)A
(2)小萝卜头(或“宋振中”) 红岩
(3)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
解析:(1)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不符合排比的要求,故选A。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