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蝉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鳍(qí) 窠外(kē) 罅隙(xiè) 纤维(xiān)
B.储藏(ch?) 地穴(xué) 恶劣(liè) 金蝉脱壳(ké)
C.开辟(pì) 臃肿(yōng) 徘徊(huái) 刹那(shà)
D.隧道(suì) 轧扁(yà) 车辙(zhé) 无动于衷(zhōng)
2.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D.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介绍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等内容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B.《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C.《昆虫记》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D.《蝉》出自《昆虫记》,文章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讲述了蝉的特点。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幼年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②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③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④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⑤“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
⑥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人对出生后的熊猫宝宝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这样做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A.⑤②①④③⑥ B.⑤②⑥①④③
C.①⑥⑤②③④ D.①⑥⑤②④③
5.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一项是(?? )
A.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B.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C.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D.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4年。
6.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楹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 )
A.管竹琴弦乐齐鸣???????????????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D.月明水榭客听歌
7.①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②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③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④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⑤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⑥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⑦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⑧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⑨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作者介绍蝉由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运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请在文中找出标志性词语。
(2).第③段中“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田鼠不冬眠
乔娟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被压弯了腰。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就这样,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⑥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漫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⑧其实,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①_____
洞系构造复杂 ②_____
③_____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④_____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2)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4)文章第⑦段中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
9.下面是彤彤在“走近汉字”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1)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探究结论?
(2)下面哪本书对完成这次探究活动最有可能提供帮助?( )
A.《史记》
B.《说文解字》
C.《朝花夕拾》
D.《孟子》
(3)班级组织“走近汉字”主题演讲会,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要求:①符合“走近汉字”主题;②不少于6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罅”应读“xià”。B项,“壳”应读“qiào”。C项,“刹”应读“chà”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项,褒贬不当,“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A项,使用正确,“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B项,使用正确,“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D项,使用正确,“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识记重要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英国”应改为“法国”。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解题时, 先通读这几句话,注意各句之间的关系。本题说明的对象是“印痕行为”,要先对“印痕行为”进行阐释,所以⑤句排在首位,据此可以排除C、D两项。②句讲了“印痕行为”大多发生的时期——幼年时期,而①句讲了“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幼年时期才能学到”,是紧接②句的,据此可以排除B项。最后,按照确定的句子顺序通读验证。
5.答案:A
解析:说明文中表示时间、空间、范围、成都、特征、性质、数量等词语,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6.答案:D
解析:首先看语境,“衣锦坊的郑民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抓住“夜晚听戏”“隔水听音”,进行判断;然后分析上联的结构,“春暖华堂”中“春”和“华堂”都是名词,“暖”在这里用作动词,“人衣锦”是说人穿着锦绣衣服,其中的“衣”是动词;A选项“管竹琴弦”都是名词,排除;B选项“婉转莺歌”是偏正短语,“婉转”修饰“莺歌”,排除;C选项“千秋雅调”是偏正短语,“千秋”修饰“雅调”,排除;D选项“月明水榭”中“月”和“水榭”都是名词,“明”是照亮的意思,是动词;“客听歌”中“听”是动词,“客”和“歌”都是名词,结构上与上联相同,而且语意符合背景语境,因此D是正确的。
7.答案:(1).时间顺序。标志性词语:开始、不久、最后。
(2).表现作者对蝉在为出世做准备时的奇妙之举感到强烈的好奇和喜爱。
(3).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
(4).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8.答案:(1)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②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里面有卧室、餐厅、卫生间、仓库等③田鼠的点心很多④会自相残杀
(2)列数字、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证实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
(3)“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多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性。
(4)有道理。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解析:(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句作答即可。如①处,可提取第①段的“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作为答案。②处,可提取第②段的“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作为答案。③处,可提取第③段的“田鼠的点心很多”作为答案。④处,可提取第⑦段的“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作为答案。
(2)根据“1000只”“一吨”这些数字可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另外,举“一只猫头鹰”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由上文“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猫头鹰……是它们的天敌”可知其作用。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都表现在修饰限定性词语的运用。作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意思,再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此词语句意的变化来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加以概述。
(4)可联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一些科学道理来诠释题干中引用的语句说法的合理性。
9.答案:(1)(提示)围绕“汉字发展呈现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趋势;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字,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汉字具有美感;汉字是表意文字”等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
(2)B
(3)同学们,大家好!中国的汉字有一种特殊的美。无论是结构上的匀称,还是形象上的简约;无论是读音的旋律感,还是字义的独特联想。汉字带给人的美感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匹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美丽的汉字,去领略汉字独特的魅力。
解析:(1)观察发现,汉字具有美感,是表意文字。根据观察到的字形归纳汉字演变的规律,从形状上看,字体越是久远,与其字义所代表事物的形象的相似度越高。据此,可以推断象形造字是汉字的主要造字法之一,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形象到抽象的。
(2)A.《史记》为史书。B.《说文解字》为许慎所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书。C.《朝花夕拾》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D.《孟子》为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
(3)作答时,要抓住开场白的特点,同时注意紧扣演讲会的主题——“走近汉字”,把自己对汉字的思考和感悟清楚地表述出来。语言要生动活泼,具有针对性和鼓动性。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