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梦回繁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梦回繁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5 17: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梦回繁华
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严谨 考订 酒肆 长途跋涉
B.汴粱 城郭 沉檀 舳舻相接
C.覆灭 枢钮 描摹 农舍田畴
D.疏密 翰林 题跋 无瑕一顾
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B.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进而转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C.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D.《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C.《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引资料)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分类别)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绘画中的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
③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④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⑤再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②①④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③⑤②
5.下列与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季节景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6.如图是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多宝塔碑》,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颜体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如“因”字。
B.颜体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挺拔的感觉,如“息”字。
C.“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是其中的一种。图中“山”就是象形字。
D.图中“忽”字,共八画,第六画是点。
7.阅读文章《梦回繁华》,回答问题。
(1).下面句子有什么作用?
《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
(3).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请举例分析。
8.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京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仍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得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裤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或把裤腿在膝下束紧,有些扎起裹腿。更常见的是把上衣挽到腰间,或者把衣裾掖在腰带里。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担夫身穿由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成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便成了僧袍,供和尚们日常穿用。
(有改动)
【微词典】士庶(shù):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汴(biàn)京:北宋定都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因唐时为汴州,故称“汴京”。 襦(rú)衫:即上衣。 返璞归真:指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散淡清雅:清新雅致,悠闲自得。 闲逸:清闲舒适。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3).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4).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加粗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5).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9.请你参照示例,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为文物《清明上河图》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
【示例】文物: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清明上河图》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汴粱——汴梁。C项,枢钮——枢纽。D项,无瑕一顾——无暇一顾。
2.答案:C
解析:C项中“称道”后面的逗号应为冒号。
3.答案:D
解析:(举例子)
4.答案:C
解析:通读句子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由“例如”“又如”“再如”可知,此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③⑤。而这三句中的“脸与背景的界线”“鼻与脸的界线”等是②中“代表两个物象的界线”的具体体现,故①③⑤应在②后。由此即可判断答案为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化常识的能力。《清明上河图》 描写的季节有两种说法,一说春季,一说秋季,属春季的说法多(如本课课文);而C项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象,所以选择C。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鉴赏、汉字的笔顺等综合能力。D项,“忽”字的第六画是卧钩。
7.答案:(1).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
(2).不能。“可能”表示《清明上河图》有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但不能确定是这个时间段。如果删去,则意味着创作的时间就是这段时间,这与原意不相符,所以不能删去这个词。“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3).比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语言平实,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距离。“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语言典雅生动,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面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文中运用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按照“什么说明方法+怎样地说明什么特点”的格式整理内容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可能”表示估计,不很确定。如果删去,就肯定了这一事件,这是不恰当的。
(3).本题考查赏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举例分析时,既要体现出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又要体现出典雅生动的特点。
8.答案:(1).结构上,引起下文【结构】;内容上,通过与礼服对比,突出宋代便服的特点,为下文介绍宋代便服做铺垫【内容】。
(2).长袍帮、短衫帮【条】。
(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部分宋人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从而说明了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更进一步说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
(4).“大多”的意思是“大部分”,说明宋代劳动者大部分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但也有不是这样打扮的情况。“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劳动者是为了便于劳作;宋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他们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服【条】。
解析:(1).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2).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从文章第②段中可以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把握第③段中心句分析。
(4).本题考查说明语言,“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应从第④段和第⑤段中寻找关键信息作答。
9.答案:【示例】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先解读材料,了解文物的背景,并根据内容进行适当想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