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摘录
概括描述部分,经过统计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教材分析
《天气》单元前6课的学习,主要是观察、记录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3周的当地天气,本课则是帮助学生对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有了前期观测和记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统计图表陈述数据和结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进行相互交流。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科学探究目标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学习难点
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自学55页和56的内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达成科学概念目标1、2。)2.学生通过统计、分析天气中的日历,对天气进行合理的解释。(达成科学探究目标1、2.)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气温统计表、降雨量统计表。教师准备:相关PPT、气象学家记录的天气日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
一、聚焦
展示天气日历以小组展示或班级展览会的形式展示天气日历,同学相互学习。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讨论:与我们的天气日历比较,有哪些共同点?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班级内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问题探究
探索学习活动一统计天气信息各个小组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云量、风力、风向、气温柱状图、降雨量柱状图上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云量:我们的天气日历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天?哪一种天气最多?哪一种天气最少?统计风向风速: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统计气温:
我们能从气温柱状图中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吗?统计降雨量:这一季节的降雨量有什么特点?各组交流统计的方法,教师对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里的一位成员按照日期的顺序,依次读出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情况,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则统计该类现象的天数。学习活动二分析天气信息统计完成后,教师引导各组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各组的统计分析报告,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因为各组每天的观测时间、观测地点的不同,风的记录、气温的记录等有差异是正常的,学生使用的工具比较简陋,观测技能水平也较低,也会使观测的精确性受影响。
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图,交流获得的相关天气信息。组内说一说。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梳理和解释。
实践应用
填空: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
)和记录,我们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
)有的地方(
),有的地方(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判断:从“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无法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从观察记录可以知道这个月的晴天天数和雨天天数。(
)
1.学生独立完成,2.师生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气温、
风、
云量、
降雨量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统计分析部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包括云量、风的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汇总到云的情况统计表和风的统计表中,最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概括描述。关于气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比各小组的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气温柱状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将这段时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关于降水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做如下统计:降雨的天数、不降雨的天数、最大降雨量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不足之处: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但是孩子的解释能力还有待加强。
再教设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多交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描述部分,经过统计和分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