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2.5一袋空气的质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2.5一袋空气的质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15 19: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学科集体备课
三数组
课题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摘录
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教材
分析
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已经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运用豆子这种标准物,也直观地了解了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多少。本课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课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先要厘清问题,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分步解决问题。本课需要学生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的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标准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测量物体质量,没有使用标准物,这次体验如何选择标准物。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体验过用手掂一掂对比两个物体的质量,在本课学生通过对比装有100筒空气的袋子和其他等重的物品可以发现,质量一样的物品,大小(体积)差别却很大。这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定量的空气还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2.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学习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测量标准物。
学习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
评价
任务
1.给皮球打入20筒空气放入天平的一端,在向另一端放入回形针使天平平衡,让学生记录回形针的个数。(达成科学概念目标和科学探究目标1)
2.让学生体会100筒空气的质量,学生通过换算来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达成科学探究探究目标2和科学态度目标1)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天平、打气筒、球针、豆子、回形针、皮球、不漏气的大袋子、乒乓球、小泡沫块、医用棉花球、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聚焦问题
师:同学们,参考上节课的测量结果,用豆子来衡量空气质量的话,猜一猜,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粒豆子?
师:如果将这些物品(回形针、乒乓球、小泡沫块等)作为衡量物,结果又怎样呢?
学生猜测,指名回答。
同桌讨论,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问题探究
活动一:探索一袋空气的质量。
1.
找方法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吗?
这样称出来的是空气的质量吗?
师提示:我在这只袋子里打了100筒空气。你能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称出这100筒空气的质量吗?
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
嗯,说得有点道理。那应该怎么办呢?上节课我们是打了多少筒呀?
你的小脑袋瓜真灵活,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若是不明白,请跟随陈老师的脚步,我们再来捋一捋思绪。
师出示板贴,一步步讲解类比转化思维:首先我们将这袋子里的100筒空气平均分成5份,打到5个皮球里,那每个皮球只要打多少筒气?
是的,这样我们打气是不是方便多了。接下来我们只要称出这20筒空气有多重就可以了。怎么称还记得吗?
你的记忆力真棒,帮助大家回顾了上节课的称法,那我们需要每个皮球都打入20筒空气,都去称一遍吗?
真厉害,假设老师称出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颗绿豆,那100筒空气的质量就是多少颗绿豆?
2.
称重量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绿豆衡量了100筒空气的质量,那如果换成回形针、乒乓球等,应该怎么称呢?
嗯,这也是一个方法,可是老师给你们的回形针数量有限呀,好像都不能称出一个瘪皮球的质量。(教师可以再讲台上演示一下)其他同学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你真是聪明小博士呀。其他同学听懂了吗?我请人再说一说。
教师布置学生实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1号为材料员收发整理材料。每个同学轮流做实验,1号同学用绿豆衡量,2号同学用回形针,3号同学用乒乓球,4号同学用小泡沫球。其中一个同学在称量时,他对面的两位同学为打气员,旁边的同学帮助一起观察指针。最后,每位同学都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实验时间为18分钟。
活动二:研讨:
(1)在充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你是如何测量出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2)将这袋空气和质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生:不是,还有袋子的质量。
生:我们可以先称皮球的质量,再往里面打入100筒空气,再称一下,减一下就是100筒空气的重量了。
生:我觉得这个皮球容纳不了100筒空气。
生:我们可以先称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再乘以5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生:20筒。
生:先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瘪皮球,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接着在球里面打入20筒空气,再放上去,我们会发现指针往左边偏了,我们继续在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之后放进去的绿豆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预设:
生:不需要,因为是平均分的,我们只要称一遍,最后乘以5就可以了。
生:25颗。
预设:
生:可以再用回形针称出瘪皮球的质量,往里面打20筒空气,再加回形针,之后加的回形针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预设:
生:刚刚我们已经用一杯绿豆衡量出了瘪皮球的质量,只要把之后加在盘外面的绿豆拿去,天平又会向左倾斜。我们只要再慢慢加入回形针,那之后加入的回形针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做出来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小组讨论后,组长汇报。
实践应用
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师提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好些精确的工具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了,比如: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最好将测量精度精确到0.1g)。
巩固练习:
1.眼辨真伪。
(1)一小袋空气的质量与
一大袋空气的质量相同。(

(2)用自制的小天平可以精确地测量一个乒乓球内空气的质量。(

(3)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4)在相同大小和材质的瓶子内分别装满了水、石子和空气,装有空气的瓶子最轻。


2.开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充人40简空气的气球的质量与(
)的质量相当。
A.2个乒乓球
B.2个足球
C.2个篮球
2.有(
)的杯子最轻。
A.

B.空气
C.石子
生独立完成,反馈问题并交流纠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