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6 16: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峡》教案
【教学内容】
1.课题:《三峡》
2.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新课程理念不仅关注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在本单元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从而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理念】
语文的教与学是一个反复体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一种发现者的心态逐步深入。加强诵读、默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通过对具体字、词、句的品读、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观察”、“想象”都是需要在初中学段不断培养、逐渐提升的语文能力。在本单元学习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情感的。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感受吟诵美感。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把握文章结构并清晰判断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3.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品析作者热爱自然、积极进取、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把握文章结构并清晰判断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朗读美的文字中,发现美、表达美;
(2)自主解读课文,学习应用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培养团结合作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抓住人生美好的春天,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祖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而奋发向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揣摩文中重点字词句,把握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朗读美的文字中,理解美,发现美.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学习应用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走进春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中阶段,语文的核心素养贯穿于听说读写之中,一个语文素养高的学生,不只局限于他语文成绩好,而是否会听,能说,能读,能写才是凸显语文素养的关键。
所以在教学中设计听音乐谈感受的导入,是为了锻炼学生会听能说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在自己感悟时,激发他对作品的兴趣。
播放与春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去自由感受。 学生闭眼倾听,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预设:
1.很轻快很舒服,有去郊游的感觉。
2.我仿佛感受到春天正悄悄来临,一切都是那么愉悦、清新。
3.感受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好……
感受春天
检查预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字词检测;
带着问题“文章是如何带领我们去感受春天的?”分组朗读文章。
读字词,并带着问题读文章。
学生预设:
1.作者首先在盼望春天,其次借用春天里具有特色的事物来描绘春天,最后用了三个比喻来赞扬春天。2.作者描绘了春天里的草、花、风、雨和人。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断不可轻易相信学生能自觉掌握,故在此设计了了一个检查评价环节,让学生明白字词的重要性。用开火车读字词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自主预习。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整理感知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写景层次。
体悟春天
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在赞扬春天,老师想问问,作者到底要赞扬春天的什么?
让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分开读,读完后思考,然后再同桌相互讨论。 学生反复朗读感知作者思想。自己朗读思考后与同桌讨论,交流想法,相互帮助。
学生预设:颂春部分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像娃娃可以看出春天是崭新的;像小姑娘可以看出春天是美丽的;像健壮的青年可以看出春天是有力量的。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去体会作者情感,教师讲百遍不如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知和学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在字句中捕捉关键字词来分析。
品味春天
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抛出问题:
春天的新和衣服的新一样吗,哪里不同?
春天美在哪里?
春天的力量体现在何处?
学生先在自由朗读中学习应用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并在逐字逐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预设:
1.(新)“张”、“朗润”、“涨”、“红”(选材具有代表性);草是嫩的绿的,刚长出来的;花刚开;风里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展现出春天给予人以希望和生命力。
2.(美)“偷偷地”的可爱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自信美;“像母亲的手”温柔美;“宛转的歌”歌声美;“在雨里静默着”安静美;
3.(力)“钻”生命力顽强;“闹”喧腾;“呼朋引伴”热闹;
“逼你的眼”颜色鲜艳有气魄;“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展现出人的有力量。
本环节是为了贯彻落实两个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逐字逐句去寻找答案,学会通过深挖字词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学习应用圈点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又要让学生以集思广益为原则,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五、自主学习总结 春天的“新”体现在春天里的事物生命力顽强,朝气蓬勃,有希望;春天的“美”散落在各处,事物身上的可爱、自信、柔美都让人陶醉;春天的“力量”暗藏于一切有生机的事物之中,它似一种力量带领着人们不断往前。
在这三个比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成长的轨迹,不论是春天还是人,他们都不断进步生长。那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喻呢?引出作者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老师的总结中了解朱自清先生写《春》时的背景,深入体会情感。
教师的总结会让学生知道在自主学习中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足,以后及时改正;
其次,借用此环节教会学生在学习任何文章时都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来理解文章情感。
六、颂扬春天
此环节设计了一个朗读PK大赛,旨在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汉语声韵的美,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品味语言。 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进行分组朗读比赛,在朗读过程中带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感情读出理解。 感情充沛感人的朗读是对文章最好的理解,设计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朗读的习惯,热爱朗读,享受朗读。
作业布置 同学们在感受春天的过程中,每个人喜欢的画面迥异,请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感觉。明天我们在班里办一个小小的展览会,届时大家要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感悟。
板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