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7 15: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猜一猜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学习类比生动形象、排比铿将有力的语言特点;
3、感受并学习大丈夫精神。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学习方法
正方辩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继承孔子“仁政”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反方辩手
景春:纵横家
处事方式:凭借辩才给君王出谋划策,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
公孙衍、张仪——纵横家的倡导者
只图自己的功名富贵
熟读篇
听读辩词(字音、节奏、语气)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字音
公孙衍:
丈夫之冠:
往之女家:
富贵不能淫:
yǎn
guàn

yín
2、节奏、语气
①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②居 天 下 之 广 居,立 天 下 之 正 位,行 天 下 之 大 道;
③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






排比
铿锵有力


反问
朗读辩词,我能行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读懂辩词,我能行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理解方法
积累方法
(归类整理)
1、借助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回顾所学
4、查阅工具书
……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一词多义
4、使动用法
……
翻译检测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
2、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理清观点及依据
精思篇
品读辩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反问、“诚”加强肯定
反方:景春观点(原文回答)
敬仰、崇拜、羡慕
正方:孟子反驳(原文回答)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不屑、轻蔑、鄙视
公孙衍、张仪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诚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品读辩词
反驳依据: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妾妇之道
顺从
树立观点:
大丈夫之道
行天下之大道 。
立天下之正位 ,
居天下之广居 ,
威武不能屈 。
贫贱不能移 ,
富贵不能淫 ,
坚守
得志 ,与民由之 ;
不得志 ,独行其道 。
讲仁德,、守理法、行道义(基础)
坚守自己的原则
不因富贵、贫贱、威武等外部素
而改变心志(精髓)
总结陈词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从功利角度出发
从道德角度出发
认为能建立功名的就是“大丈夫”
认为有崇高品德、能坚定心志的人才是“大丈夫”!
你寻找到了心中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有什么事迹或名言?
回顾历史,寻大丈夫
大丈夫是陶渊明“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的自我坚守;
大丈夫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报国;
大丈夫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
大丈夫是……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你也可以是!
作业:
1、我心中的大丈夫(200字)
2、积累孟子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