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赤壁的地理位置
杜
牧
赤壁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诵读诗歌,把握节奏
折戟(j?)
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cháo)。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诵读诗歌,把握节奏
折戟(j?)
/
沉沙/
铁未销,
自将/
磨洗
/认前朝(cháo)。
东风
/
不与
/周郎便,
铜雀
/
春深
/锁二乔。
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注意几个关键词语的意思
戟、前朝、东风、
周郎、铜雀台、二乔
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折断的戟沉没在泥沙中,(历经岁月)铁还没有完全销蚀。我把它拿起磨洗一番,认出是三国时代赤壁大战时的遗物。
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那么东吴美人大乔和小乔就会被深锁铜雀台了。
戟
诵读涵咏,体味情感
诗人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引出下文诗人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写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必要的铺垫。
周瑜和曹操
铜雀台
东吴美女
诵读涵咏,体味情感
关于“二乔”的探讨
宋·许顗(y?)在《周彦诗话》里曾说:“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读书人,秀才)不识好恶。”
借二乔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诵读涵咏,体味情感
关于“东风”的探讨
有论者评议:“诗意谓非东风助顺,则瑜不胜,家必为曹公所得矣。”
借用典故,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也显示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豪爽胸襟。
细读研磨,归纳写法
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使用典故,借古讽今
激情吟诵,升华感情
机遇与成功的关系
如何评价周瑜
把握机遇
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