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7 22: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蝉
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蝉的生命历程,激起探究欲望。
2.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手法。
3.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文的妙处。
4.学习法布尔锲而不舍的科学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感受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1.文章的结构特点
2.文章的语言特色
对于说明文,学生并不陌生。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放手,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全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把握全文,达到理解。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由略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体裁。
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文,什么是科学小品文?有人知道吗?
2.介绍科学小品文。
明确: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是说明文的一种。
明确: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三、分析课文结构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要求:A.标注全文自然段,B.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作好记号,C.试着划分段落层次。
2.分析课文开头。
大家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读者看起来很真实。
3.划分课文层次。
这篇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蝉的地穴,蝉的卵。这些大部分中又有什么小层次呢?谁来分下层。
明确:蝉的生命简史: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几分钟以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半个小时后)变成成虫→(三个半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综上所述,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连接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4.分析课文结尾
大家齐声读最后两自然段。能不能在这两段中找出一个中心句呢?
重点: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文章两大部分,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到成虫这样一个生长过程,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幼虫时代入手,介绍这一过程,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第二,这部分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容易引起读者兴趣。这种说明顺序别具匠心而井然有序。
明确:开头写地下生活,结尾写隐入地下,前后照应,结构非常严密。作者从幼虫的地下生活写起,同文章的立意有关,这样写可以突出蝉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这样安排说明顺序旨在说明蝉的生长很艰难。
第二课时
一、比较分析课文写作特点
和以前学习过的科学小品文做对比
明确:《蝉》的特点,没有引用什么材料,是用纯粹的文艺化笔调对蝉的生命过程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语言风格生动活泼,但又十分贴切。
二、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1.请学生说出文中描写得既生动又准确的段落,重点注意作者的观察方法——作者观察细致周到,说说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明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
2.结合课文句子一一具体分析。
明确:要让学生明白:准确性是贯串于全文的,这些中点讲解的句子只是从词语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里的词语才准确。比如第7段写幼虫在地穴里怎样建造坚固的墙壁,里面不仅“臃肿”“喷洒”“柔软”“肥重”“压”“挤”等词用得很准确,而且整段话说明建造过程,也很清楚准确。
明确: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求脱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一步一步发展生长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结束语: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蝉的一生,似乎就浓缩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和人类相比,蝉是渺小的。然而,蝉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更值得我们赞颂的是法布尔——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感谢他,让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是这么有趣;感谢他,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万物皆有灵。
蝉生长艰难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一课非常有趣,因为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同学们回忆过去看到的蝉的模样,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观察过的小动物。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