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练习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绯红(
fēi
)
宛如(wǎn
)
驿站(
yì
)
油光可鉴(jiàn)
B.畸形(
qí
)
不逊(
xùn
)
匿名(nì
)
深恶痛疾(wù)
C.挟着(
xiè
)
瞥见(piē
)
解剖(pōu
)
杳无消息(yǎo
)
D.诘责(jié
)
凄然(qī
)
教诲(huì
)
抑扬顿挫(cuò)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B.也有解散瓣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D.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3、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围一圈头发留得比较长,都往中间梳,以盖住那油光可鉴的头顶心。
B.
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抑扬顿挫,浓淡相宜,互为映衬。
C.?这批亡命之徒
(?https:?/??/??/?2303466.html"
\t
"_blank?)坏事干尽,附近的居民都对他们深恶痛疾。
D.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
C.
建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
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
三、拓展练习:
阅读理解:读莫言的《我的老师》,做题。
我的老师
莫言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biě,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1.
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2.
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1)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2)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练习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绯红(
fēi
)
宛如(wǎn
)
驿站(
yì
)
油光可鉴(jiàn)
B.畸形(
qí
)
不逊(
xùn
)
匿名(nì
)
深恶痛疾(wù)
C.挟着(
xiè
)
瞥见(piē
)
解剖(pōu
)
杳无消息(yǎo
)
D.诘责(jié
)
凄然(qī
)
教诲(huì
)
抑扬顿挫(cuò)
【答案】B
【解析】“畸形”的“畸”应读“jī”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B.也有解散瓣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D.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答案】B
【解析】“瓣子”的“瓣”应该写作“辫”
3、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围一圈头发留得比较长,都往中间梳,以盖住那油光可鉴的头顶心。
B.
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抑扬顿挫,浓淡相宜,互为映衬。
C.?这批亡命之徒
(?https:?/??/??/?2303466.html"
\t
"_blank?)坏事干尽,附近的居民都对他们深恶痛疾。
D.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答案】B
【解析】抑扬顿挫是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这里拿来形容描写,不合语境,应该是“错落有致”更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
C.
建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答案】D
【解析】ABC皆有语病。A、缺主语,删去“随着”或“给”任意一词。B、重复累赘,删去“的原因”。
C、语序不当,“举办”与“策划”位置互换。
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
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
【答案】1、烂漫:绚丽多彩。
2、时事:无聊的事。
3、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4、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5、
运动: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奔走。
三、阅读理解:读莫言的《我的老师》,做题。
我的老师
莫言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biě,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1.
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答案】第一件事:当所有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的良善,并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第二件事:辍学后,路上碰见王老师,他用自己状况不好的自行车载“我”走了十几里路。
2.
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1)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2)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答案】(1)“臭”字形象地写出“我”当时不好的形象,也突出了下文王老师为“我”说话的勇气。(2)“本能”指自然而然、不是出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了“我”的善良。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王老师的怀念、感激和赞扬之情。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正直善良、爱护学生、实事求是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回忆《朝花夕拾》相关内容: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请说出《朝花夕拾》题目含义及十篇散文的题目。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在十篇散文里,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的保姆——
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
我们也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同窗——
我们今天来认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恩师——
阿长
寿镜吾老先生
范爱农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
藤野先生
鲁迅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词语学习积累。
新知讲解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标出段落序号。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驿站(
)
教诲(
)系住(
)
芦荟(
)
瞥见(
)
畸形(
)匿名(
)
诘责(
)
绯红(
)
不逊(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油光可鉴(
)
yì
huì
jì
piē
jī
nì
jié
fēi
xùn
y?o
wù
jiàn
huì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
?
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
绚丽多彩
无聊的事
指马虎、不讲究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奔走。
速读课文,并思考:
1、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并以此为基础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2
、标出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段落。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4、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系呢?可否删去?
1、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在东京
在仙台,
与藤野
相识
相处
离别
在北京,怀念藤野
(1---3)
(4---35)
(36---38)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4、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系呢?可否删去?
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表明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思想起点;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
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陪衬;
写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决心不学医的直接原因。
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课堂总结
作者按照空间地点的转换,回忆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生活: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让作者失望、厌恶;于是到了仙台,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初到仙台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简言之:本文记叙了作者从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回忆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绯红(
fēi
)
宛如(wǎn
)
驿站(
yì
)
油光可鉴(jiàn)
B.畸形(
qí
)
不逊(
xùn
)
匿名(nì
)
深恶痛疾(wù)
C.挟着(
xiè
)
瞥见(piē
)
解剖(pōu
)
杳无消息(yǎo
)
D.诘责(jié
)
凄然(qī
)
教诲(huì
)
抑扬顿挫(cuò)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B.也有解散瓣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D.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3、下面加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围一圈头发留得比较长,都往中间梳,以盖住那油光可鉴的头顶心。
B.
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抑扬顿挫,浓淡相宜,互为映衬。
C.?这批亡命之徒坏事干尽,附近的居民都对他们深恶痛疾。
D.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
C.
建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拓展提高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
?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
?
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
?
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读莫言的《我的老师》,做题。
我的老师
莫言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biě,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
1、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
?
2、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理解。
(1)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
(2)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东京
仙台
北京
与藤野先生
相识
相处
离别
怀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单元
2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2、词语学习积累。
重点
1、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2、词语学习积累。
难点
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忆《朝花夕拾》相关内容:《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请说出《朝花夕拾》题目含义及十篇散文的题目。《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在十篇散文里,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的保姆——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我们也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同窗——我们今天来认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恩师——《藤野先生》板书课题
回忆
复习《朝花夕拾》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2、词语学习积累。简介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新课学习: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标出段落序号。注音:驿站(
)
教诲(
)系住(
)
芦荟(
)瞥见(
)
畸形(
)匿名(
)
诘责(
)绯红(
)
不逊(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油光可鉴(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速读课文,并思考:1、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并以此为基础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2
、标出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段落。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4、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系呢?可否删去?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第一部分(1-3)在东京第二部分(4-35)在仙台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4、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有没有联系呢?可否删去?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表明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思想起点;写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陪衬;写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决心不学医的直接原因。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读读读读课文勾画注音读,思考
明确目标了解背景目标1目标2目标1
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绯红(
fēi
)
宛如(wǎn
)
驿站(
yì
)
油光可鉴(jiàn)B.畸形(
qí
)
不逊(
xùn
)
匿名(nì
)
深恶痛疾(wù)C.挟着(
xiè
)
瞥见(piē
)
解剖(pōu
)
杳无消息(yǎo
)D.诘责(jié
)
凄然(qī
)
教诲(huì
)
抑扬顿挫(cuò)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B.也有解散瓣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C.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D.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3、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周围一圈头发留得比较长,都往中间梳,以盖住那油光可鉴的头顶心。B.
鲁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抑扬顿挫,浓淡相宜,互为映衬。C.?这批亡命之徒
(?https:?/??/??/?2303466.html"
\t
"_blank?)坏事干尽,附近的居民都对他们深恶痛疾。D.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C.
建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二、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3、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大模胡了。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5、干事却又极力运动,想要收回那封匿名信。三、拓展练习:阅读理解:读莫言的《我的老师》,做题。我的老师莫言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biě,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1)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2)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作者按照空间地点的转换,回忆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生活: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让作者失望、厌恶;于是到了仙台,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初到仙台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简言之:本文记叙了作者从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回忆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
记忆
巩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