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 特异性免疫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 特异性免疫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15:11:10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 特异性免疫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免疫学)输血常常是抢救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从免疫学上,这种凝集现象的实质是一种(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过敏反应
2.(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和 细胞的形成必须要抗原的刺激
B.浆细胞可来自于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C.效应 细胞可使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裂解
D.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3.(2021高二下·三亚开学考)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是(  )
A.B细胞 B.浆细胞
C.抗原呈递细胞 D.辅助性T细胞
4.(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此图中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5.(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截止到2021年3月,我国已经有3类新冠疫苗批准上市,其中国药集团生产的疫苗是病毒灭活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者需接种两针。从临床数据看,接种后的保护率达到了79.34%,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大于50%的保护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次接种疫苗后,接种者体内上百万种B淋巴细胞能接受该抗原的刺激
B.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与接种疫苗的作用原理相同
C.病毒灭活疫苗实质是丧失了致病性、仍保留抗原特性的病毒
D.二次接种疫苗时,接种者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
6.(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我国陈薇团队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临床测试成功,单针接种该疫苗即可起到保护作用。下表为现阶段全球接种的主要新冠疫苗及其有效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疫苗类型 疫苗有效成分
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 整合抗原基因的活体腺病毒
RNA新冠疫苗 指导合成抗原的mRNA
灭活新冠疫苗 抗原
抗新冠病毒血清 抗体
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抗体
A.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由m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灭活新冠疫苗多次注射可提高抗体浓度,以提高保护效力
C.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单针注射即可,原因是腺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增殖
D.与抗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7.(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人体免疫部分过程图,图中①~⑧表示生理过程,甲表示细胞,乙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B.进入人体的抗原只能通过⑥过程或物质乙消灭
C.感染病毒后,机体可通过①②③⑤⑦和①②④⑥途径发挥免疫作用
D.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体内才会导致④⑤过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8.(2021高二下·滁州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
B.HIV入侵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不受影响
C.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只能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D.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9.(2021高二下·浙江期中)“血清疗法”可用于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救治。该疗法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分离后,将血浆输入到重症患者体内。“血清疗法”的免疫学原理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血浆中的(  )
A.抗原,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B.血浆蛋白,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C.特异性抗体,可以帮助重症患者对抗病毒
D.特异性受体,接受刺激使淋巴细胞分裂、分化
10.(2021高二下·横峰开学考)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11.(2021高二下·如皋开学考)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12.(2021高二下·安庆开学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的“某物质”最可能代表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图中的E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13.(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14.(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近年来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泌淋巴因子,在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调节性T细胞又可以分为CD4+、CD25+、Foxp3+等多种类型。下列对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直接产生多种类型的调节性T细胞
B.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
C.给自身免疫病患者注射相应种类的调节性T细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D.正常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15.(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16.(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17.(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CAR-T是携带了某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改良了的T细胞,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抗原受体位于T细胞内
B.CAR-T比普通的T细胞特异性更强
C.CAR-T治疗肿瘤实质是细胞免疫
D.利用患者的T细胞制备CAR-T更好
二、非选择题
18.(2021高二下·西宁开学考)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   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③指的是   。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病毒进入体内先由   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   免疫释放抗原,再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19.(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为探究噪音刺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即产生有丝分裂)的影响。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雄性SD大鼠120只、完全培养液、刀豆素A、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CO2培养箱、注射器、离心机、液体闪烁计数仪等。
(要求与说明: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每日1次,每次1.5h,dB为声强单位。刀豆素A有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放射活性,以每分钟脉冲数cmp值表示)
( 1 )实验思路:
①   。
②注射器取3组1、5、10、15、20d的大鼠血液,用离心机分离出T淋巴细胞,放入完全培养液培养,同时加入刀豆素A,置于   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   。
④   。
( 2 )实验结果
噪声应激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关系图
( 3 )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结论:   。
②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   。
③噪声应激组cmp下降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类似于体液免疫,A正确;
B、细胞免疫中依赖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
C、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其中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与题干不符合,C错误;
D、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与题干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2、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A错误;
B、浆细胞可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过程)的分化,B正确;
C、效应T细胞可使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病原体,C正确;
D、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B细胞只参与了体液免疫,A错误;
B、浆细胞只参与了体液免疫,B错误;
C、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C正确;
D、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了细胞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4.【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的方式是胞吞,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此图表示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能力,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分析】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主要靠B淋巴细胞来完成,吞噬细胞识别、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最终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T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少数记忆细胞,保持对该抗原记忆,参与二次免疫;少数抗原也可以直接由B细胞识别,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5.【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接种疫苗后,接种者体内的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不能接受该抗原的刺激,A错误;
B、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实质是注射的抗体,接种疫苗注射的是抗原,其作用原理不相同,B错误;
C、病毒灭活疫苗实质是丧失了致病性、仍保留抗原特性的病毒,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D、二次接种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使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6.【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细胞可以直接以mRNA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需多次注射以引起机体足够强度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以提高保护效力,B正确;
C、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其可在细胞内增殖,因其免疫反应更强,注射一针即可起到相应的免疫反应,细胞内的抗原可激发细胞免疫,使其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保护性效果更好,C正确;
D、与抗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制备疫苗的目的是希望在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记忆细胞,疫苗是经过减毒或灭活处理的生物制品,它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核酸疫苗和蛋白质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因病原体进入体内继续增殖,可持续引起免疫反应。灭活疫苗、蛋白质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弱,一般需要注射两次以上。核酸疫苗又分为DNA疫苗和RNA疫苗。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
B、进入人体的抗原可被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吞噬分解,还可以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之结合,若抗原进入细胞,则需要通过⑥过程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B错误;
C、感染病毒后,机体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①②③⑤⑦属于体液免疫,①②④⑥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
D、抗原第一次进入体内就会导致④⑤过程分别产生效应T细胞、浆细胞的同时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8.【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HIV入侵后,导致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B错误;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C错误;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D正确。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通过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或直接刺激B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此能被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消灭。
9.【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中含有能与病原体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二者结合后往往能形成细胞团或者沉淀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达到治疗的目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分泌到血浆、组织液等场所,故康复期患者体内含有相应的抗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处理后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
10.【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抗生素不能诱导基因突变,但可以对结核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
C、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感染结核杆菌生活在细胞内,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常见的杆菌为原核生物)。生物产生某种性状是在选择之前产生,在选择过程中可以使具有该性状的个体更好生存。结核杆菌经减毒后制成卡介苗,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活化T细胞,分化出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这种疫苗可以触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11.【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分析过程图可知:细胞甲是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细胞乙是浆细胞、细胞丙是吞噬细胞。细胞乙(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误;
B、吞噬细胞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细胞乙分泌抗体,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发达,细胞丙的溶酶体比细胞乙发达,C错误;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如核苷酸等可被细胞核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
12.【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M细胞是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即图中E细胞,A正确;
B、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某物质”最可能代表淋巴因子,B正确;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会对其发挥阻挡作用,C正确;
D、E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内)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成沉淀或者细胞团,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3.【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故答案为:D。
【分析】关键:被病毒感染同种小鼠细胞和淋巴细胞放在一起,4小时候测定上清液中同位素的释放量,显然是靶细胞破裂了,这只能是效应T细胞的作用。据图分析,LCM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分离出淋巴细胞,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能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说明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
14.【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调节性T细胞又可以分为CD4+、CD25+、FoXp3+等多种类型,A错误;
B、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生理效应不同,B错误;
C、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在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给自身免疫病患者注射相应种类的调节性T细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C正确;
D、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不同类型的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在胸腺中成熟。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15.【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进行传递,A项错误;甲状腺细胞对下丘脑细胞分泌TRH的反馈调节通过化学物质——甲状腺激素进行信息传递,B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属于直接信息传递,C项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是利用了细胞间通道进行传递信息,D项错误。
【分析】 1、反射弧 中相邻的神经元 靠突触进行信号传递;
2、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细胞的活动存在分级调节;
3、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和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发靶细胞裂解死亡;
4、植物细胞之间有细胞壁。
16.【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图甲不需要抗原刺激也能进行①②③过程,分化形成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图甲②过程分裂、分化形成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②过程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并不会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分裂、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
【分析】 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主要靠B淋巴细胞来完成,吞噬细胞识别、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最终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T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少数记忆细胞,保持对该抗原记忆,参与二次免疫;少数抗原也可以直接由B细胞识别,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17.【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T细胞表面含有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受体,A项错误;CAR-T是改良了的T细胞,则比普通T细胞特异性更强,B项正确;CAR-T治疗肿瘤实质是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C项正确;利用患者的T细胞制备CAR-T,移植后则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D项正确。
【分析】 T细胞核靶细胞进行密切接触,基础是靶细胞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诱导靶细胞裂解和死亡。 CAR-T是携带了某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改良了的T细胞,CAR-T比普通的T细胞特异性更强 。
18.【答案】(1)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
(2)淋巴因子
(3)A;E;BCDF
(4)体液;细胞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虚线中,抗原直接指向记忆细胞,应该是指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所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
(2)图中“某物质”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B细胞的免疫功能;
(3)A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E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其余所有的细胞都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即BCDF;
(4)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释放抗原,再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体液免疫;图中①②⑧⑨⑩表示细胞免疫;图中虚线表示二次免疫。
19.【答案】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80dB组、100dB组。对照组不给予额外噪声刺激,饲养于标准动物饲养室中,自由采食和进水。80dB组和100dB组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声强分别为80dB、100dB,每日1次,每次1.5h,共20d,其他条件同对照组。;CO2培养箱;加入3H-TdR,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放射活性;记录分析统计实验结果;噪声应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有抑制作用。在应激刺激1至5d无显著变化,第10d出现较明显抑制作用,至20d抑制作用加强,并且100dB组比80dB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pm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噪声应激组cmp下降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噪声应激组cpm值下降,表明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1)
①实验操作的第一步为取材分组编号。结合题干信息,详细描述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回答为: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80dB组、100dB组。对照组不给予额外噪声刺激,饲养于标准动物饲养室中,自由采食和进水。80dB组和100dB组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声强分别为80dB、100dB,每日1次,每次1.5h,共20d,其他条件同对照组。
②动物细胞要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③根据题干,液体闪烁计数仪只能测量放射性,而实验的因变量是通过有丝分裂来体现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所以可以先添加3H-TdR,3H-TdR参与DNA复制,放射性越高,说明有丝分裂越旺盛。因而可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放射性。
④实验操作的最后一步为:记录分析统计实验结果。
(3)①根据“噪声应激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关系图”分析,噪声应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有抑制作用。在应激刺激1至5d无显著变化,第10d出现较明显抑制作用,至20d抑制作用加强,并且100dB组比80dB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②之所以采用3H-TdR,是因为: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pm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③噪声应激组cpm值下降,表明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免疫T细胞减少,则意味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分析】实验目的是探究噪音刺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因而自变量为噪音(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因变量为T淋巴细胞的转化(通过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
1 / 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 特异性免疫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免疫学)输血常常是抢救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从免疫学上,这种凝集现象的实质是一种(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过敏反应
【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类似于体液免疫,A正确;
B、细胞免疫中依赖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
C、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其中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与题干不符合,C错误;
D、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与题干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
2、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和 细胞的形成必须要抗原的刺激
B.浆细胞可来自于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C.效应 细胞可使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裂解
D.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A错误;
B、浆细胞可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过程)的分化,B正确;
C、效应T细胞可使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病原体,C正确;
D、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指的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2021高二下·三亚开学考)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是(  )
A.B细胞 B.浆细胞
C.抗原呈递细胞 D.辅助性T细胞
【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B细胞只参与了体液免疫,A错误;
B、浆细胞只参与了体液免疫,B错误;
C、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C正确;
D、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了细胞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4.(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此图中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的方式是胞吞,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此图表示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能力,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分析】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主要靠B淋巴细胞来完成,吞噬细胞识别、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最终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T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少数记忆细胞,保持对该抗原记忆,参与二次免疫;少数抗原也可以直接由B细胞识别,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5.(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截止到2021年3月,我国已经有3类新冠疫苗批准上市,其中国药集团生产的疫苗是病毒灭活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者需接种两针。从临床数据看,接种后的保护率达到了79.34%,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大于50%的保护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次接种疫苗后,接种者体内上百万种B淋巴细胞能接受该抗原的刺激
B.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与接种疫苗的作用原理相同
C.病毒灭活疫苗实质是丧失了致病性、仍保留抗原特性的病毒
D.二次接种疫苗时,接种者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接种疫苗后,接种者体内的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不能接受该抗原的刺激,A错误;
B、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实质是注射的抗体,接种疫苗注射的是抗原,其作用原理不相同,B错误;
C、病毒灭活疫苗实质是丧失了致病性、仍保留抗原特性的病毒,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D、二次接种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使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6.(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我国陈薇团队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临床测试成功,单针接种该疫苗即可起到保护作用。下表为现阶段全球接种的主要新冠疫苗及其有效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疫苗类型 疫苗有效成分
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 整合抗原基因的活体腺病毒
RNA新冠疫苗 指导合成抗原的mRNA
灭活新冠疫苗 抗原
抗新冠病毒血清 抗体
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抗体
A.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由m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灭活新冠疫苗多次注射可提高抗体浓度,以提高保护效力
C.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单针注射即可,原因是腺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增殖
D.与抗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细胞可以直接以mRNA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需多次注射以引起机体足够强度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以提高保护效力,B正确;
C、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其可在细胞内增殖,因其免疫反应更强,注射一针即可起到相应的免疫反应,细胞内的抗原可激发细胞免疫,使其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保护性效果更好,C正确;
D、与抗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制备疫苗的目的是希望在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记忆细胞,疫苗是经过减毒或灭活处理的生物制品,它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核酸疫苗和蛋白质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因病原体进入体内继续增殖,可持续引起免疫反应。灭活疫苗、蛋白质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弱,一般需要注射两次以上。核酸疫苗又分为DNA疫苗和RNA疫苗。
7.(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人体免疫部分过程图,图中①~⑧表示生理过程,甲表示细胞,乙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B.进入人体的抗原只能通过⑥过程或物质乙消灭
C.感染病毒后,机体可通过①②③⑤⑦和①②④⑥途径发挥免疫作用
D.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体内才会导致④⑤过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
B、进入人体的抗原可被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吞噬分解,还可以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之结合,若抗原进入细胞,则需要通过⑥过程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B错误;
C、感染病毒后,机体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①②③⑤⑦属于体液免疫,①②④⑥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
D、抗原第一次进入体内就会导致④⑤过程分别产生效应T细胞、浆细胞的同时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2、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8.(2021高二下·滁州期中)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
B.HIV入侵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不受影响
C.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只能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D.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HIV入侵后,导致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B错误;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C错误;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D正确。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通过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或直接刺激B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此能被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消灭。
9.(2021高二下·浙江期中)“血清疗法”可用于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救治。该疗法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分离后,将血浆输入到重症患者体内。“血清疗法”的免疫学原理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血浆中的(  )
A.抗原,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B.血浆蛋白,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C.特异性抗体,可以帮助重症患者对抗病毒
D.特异性受体,接受刺激使淋巴细胞分裂、分化
【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中含有能与病原体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二者结合后往往能形成细胞团或者沉淀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达到治疗的目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分泌到血浆、组织液等场所,故康复期患者体内含有相应的抗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处理后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
10.(2021高二下·横峰开学考)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抗生素不能诱导基因突变,但可以对结核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
C、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感染结核杆菌生活在细胞内,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常见的杆菌为原核生物)。生物产生某种性状是在选择之前产生,在选择过程中可以使具有该性状的个体更好生存。结核杆菌经减毒后制成卡介苗,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活化T细胞,分化出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这种疫苗可以触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11.(2021高二下·如皋开学考)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分析过程图可知:细胞甲是B细胞或者记忆细胞、细胞乙是浆细胞、细胞丙是吞噬细胞。细胞乙(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不能接受抗原刺激,A错误;
B、吞噬细胞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细胞乙分泌抗体,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发达,细胞丙的溶酶体比细胞乙发达,C错误;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如核苷酸等可被细胞核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
12.(2021高二下·安庆开学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的“某物质”最可能代表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图中的E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M细胞是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即图中E细胞,A正确;
B、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某物质”最可能代表淋巴因子,B正确;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会对其发挥阻挡作用,C正确;
D、E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内)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成沉淀或者细胞团,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3.(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故答案为:D。
【分析】关键:被病毒感染同种小鼠细胞和淋巴细胞放在一起,4小时候测定上清液中同位素的释放量,显然是靶细胞破裂了,这只能是效应T细胞的作用。据图分析,LCM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分离出淋巴细胞,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能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说明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
14.(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近年来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泌淋巴因子,在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调节性T细胞又可以分为CD4+、CD25+、Foxp3+等多种类型。下列对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直接产生多种类型的调节性T细胞
B.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
C.给自身免疫病患者注射相应种类的调节性T细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D.正常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调节性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调节性T细胞又可以分为CD4+、CD25+、FoXp3+等多种类型,A错误;
B、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生理效应不同,B错误;
C、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在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给自身免疫病患者注射相应种类的调节性T细胞,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C正确;
D、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不同类型的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在胸腺中成熟。
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15.(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进行传递,A项错误;甲状腺细胞对下丘脑细胞分泌TRH的反馈调节通过化学物质——甲状腺激素进行信息传递,B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属于直接信息传递,C项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是利用了细胞间通道进行传递信息,D项错误。
【分析】 1、反射弧 中相邻的神经元 靠突触进行信号传递;
2、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细胞的活动存在分级调节;
3、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和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发靶细胞裂解死亡;
4、植物细胞之间有细胞壁。
16.(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图甲不需要抗原刺激也能进行①②③过程,分化形成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图甲②过程分裂、分化形成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②过程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并不会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分裂、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
【分析】 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主要靠B淋巴细胞来完成,吞噬细胞识别、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最终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T细胞也可以分化成少数记忆细胞,保持对该抗原记忆,参与二次免疫;少数抗原也可以直接由B细胞识别,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17.(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CAR-T是携带了某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改良了的T细胞,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抗原受体位于T细胞内
B.CAR-T比普通的T细胞特异性更强
C.CAR-T治疗肿瘤实质是细胞免疫
D.利用患者的T细胞制备CAR-T更好
【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T细胞表面含有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受体,A项错误;CAR-T是改良了的T细胞,则比普通T细胞特异性更强,B项正确;CAR-T治疗肿瘤实质是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C项正确;利用患者的T细胞制备CAR-T,移植后则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D项正确。
【分析】 T细胞核靶细胞进行密切接触,基础是靶细胞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诱导靶细胞裂解和死亡。 CAR-T是携带了某种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改良了的T细胞,CAR-T比普通的T细胞特异性更强 。
二、非选择题
18.(2021高二下·西宁开学考)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   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③指的是   。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病毒进入体内先由   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   免疫释放抗原,再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答案】(1)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
(2)淋巴因子
(3)A;E;BCDF
(4)体液;细胞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虚线中,抗原直接指向记忆细胞,应该是指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所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
(2)图中“某物质”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B细胞的免疫功能;
(3)A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E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其余所有的细胞都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即BCDF;
(4)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释放抗原,再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体液免疫;图中①②⑧⑨⑩表示细胞免疫;图中虚线表示二次免疫。
19.(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为探究噪音刺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即产生有丝分裂)的影响。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雄性SD大鼠120只、完全培养液、刀豆素A、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CO2培养箱、注射器、离心机、液体闪烁计数仪等。
(要求与说明: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每日1次,每次1.5h,dB为声强单位。刀豆素A有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放射活性,以每分钟脉冲数cmp值表示)
( 1 )实验思路:
①   。
②注射器取3组1、5、10、15、20d的大鼠血液,用离心机分离出T淋巴细胞,放入完全培养液培养,同时加入刀豆素A,置于   中培养一段时间。
③   。
④   。
( 2 )实验结果
噪声应激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关系图
( 3 )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结论:   。
②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   。
③噪声应激组cmp下降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   。
【答案】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80dB组、100dB组。对照组不给予额外噪声刺激,饲养于标准动物饲养室中,自由采食和进水。80dB组和100dB组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声强分别为80dB、100dB,每日1次,每次1.5h,共20d,其他条件同对照组。;CO2培养箱;加入3H-TdR,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放射活性;记录分析统计实验结果;噪声应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有抑制作用。在应激刺激1至5d无显著变化,第10d出现较明显抑制作用,至20d抑制作用加强,并且100dB组比80dB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pm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噪声应激组cmp下降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噪声应激组cpm值下降,表明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1)
①实验操作的第一步为取材分组编号。结合题干信息,详细描述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回答为: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等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80dB组、100dB组。对照组不给予额外噪声刺激,饲养于标准动物饲养室中,自由采食和进水。80dB组和100dB组噪声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声强分别为80dB、100dB,每日1次,每次1.5h,共20d,其他条件同对照组。
②动物细胞要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③根据题干,液体闪烁计数仪只能测量放射性,而实验的因变量是通过有丝分裂来体现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所以可以先添加3H-TdR,3H-TdR参与DNA复制,放射性越高,说明有丝分裂越旺盛。因而可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放射性。
④实验操作的最后一步为:记录分析统计实验结果。
(3)①根据“噪声应激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的关系图”分析,噪声应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有抑制作用。在应激刺激1至5d无显著变化,第10d出现较明显抑制作用,至20d抑制作用加强,并且100dB组比80dB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②之所以采用3H-TdR,是因为: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pm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③噪声应激组cpm值下降,表明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与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免疫T细胞减少,则意味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分析】实验目的是探究噪音刺激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因而自变量为噪音(由计算机控制给出),因变量为T淋巴细胞的转化(通过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