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课时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课时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0 20: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同学们,大家认识图片上这座高大、巍峨的建筑物吗?
这是耸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什么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一同去瞻仰、了解这座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必备知识
02
必记字词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
01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了解文章介绍纪念碑的说明顺序。
3.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并铭记历史,体会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学习目标
周定舫(fǎng)(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采写及与人合写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建成。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雄伟建筑的有关情况,作者为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许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并多次实地考察,最终以“瞻仰记”的形式写成此文。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巍峨(

矗立(

奠基(

镏金(

上溯(

重幔(

庑殿(

挑衅(

旌旗(

逾越(

天堑(

wēi
chù
diàn
liú

màn

xìn
jīng

qiàn


)率领

)概率
shuài



)挑衅

)挑担
tiǎo
tiāo
瞻(
)瞻仰
赡(
)赡养
zhān
shàn
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矗立:高耸地立着。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上溯:从现在往以前推。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逾越:超越。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
重幔:重叠的帷幕。这里指重幔形状的浮雕图案。
庑殿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微弯曲。
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1.划分文章层次。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
(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说明作者瞻仰纪念碑时的心情及纪念碑的总特征。
(2—10)具体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详细介绍十幅浮雕。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11)抒写作者瞻仰纪念碑后的感受。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精读课文
纪念碑总体特征
思考: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品读第一部分
内容上,突出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的重大意义,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同时也点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说明。
1.阅读2—3段,写出作者的活动路线,并试着画出简易的示意图。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着石道
走到碑前
品读第二部分
天安门
纪念碑


西

广场
第二层
平台
东长安街


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2.第3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
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
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岩和洁白的汉白玉)
建碑的重大意义
3.阅读4—6段,梳理作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台阶
平台(碑身四周)
碑身(正面、背面)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碑顶
大碑座
空间顺序
4.碑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什么?
“三年”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遭受外敌侵略的开始。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精读课文
02
课堂小结
03
积累拓展
04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情回顾
01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介绍纪念碑的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纪念碑上的十幅浮雕。
学情回顾
精读课文
1.阅读7—10段,思考文章重点介绍了哪十幅浮雕?作者分别是如何介绍的?
品读第二部分
第7段:人民英雄纪念碑东面
两幅——销毁鸦片、金田起义
销毁鸦片烟(1839)
由实到虚,先说明浮雕画面的内容,再点名画面的意义。
由虚到实,先写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再具体描述画面。
金田起义(1851)
第8段: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
三幅——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
武昌起义(1911)
先介绍画面上的英雄人物,再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1919)
先指明它的历史意义,再介绍画面描述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
先简介这一运动的经过,再提示它的意义,最后介绍画面情景。
五卅运动(1925)
第9段:人民英雄纪念碑西面
两幅——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
八一南昌起义(1927)
先介绍画面,再指出其意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先总后分地描述了画面上的人物及其行动,以此显示人民战争的特点。
第10段: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
三幅——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详细说明北面最大的一幅浮雕。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简略介绍左右两幅装饰性浮雕。
2.结合上述讲解,试着说一说下面的数字所指代的浮雕,并分析说明顺序。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纪念碑
1
销毁鸦片烟
2
金田起义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纪念碑
3
武昌起义
4
五四爱国运动

5
五卅运动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纪念碑
6
八一南昌起义
7
抗日敌后游击站
西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纪念碑
8
热烈支援前线
9
胜利渡长江,解
放全中国

10
欢迎解放军
这十幅浮雕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来写的。
时间顺序:历史顺序。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
3.联系碑文想一想,为什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块浮雕“最大”?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明确指出了纪念碑所要纪念的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反动统治,结束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的标志。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伟大目标奠定了基础。这一浮雕代表的意义重大,所以“最大”。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思考:这八个字为什么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八个字是对人民英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赞扬,概括了建立纪念碑的伟大意义,体现了纪念碑的主题。多次反复起到强调和深化的作用。
品读第三部分
品读整体
请以文章第3段或第8段为例,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表达方式任选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示例1:说明方法的准确运用。第3段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纪念碑的高度与10层楼的高度、天安门的高度作比较,并列出数据“37.94米”“4.24米”,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度,突出了纪念碑的雄伟。
示例2:语言准确严谨。第3段,在“纪念碑”前用“中国”表示范围,用“自古以来”表示时间,用“最大”表示程度,通过这一连串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了这座纪念碑的特点。另外,介绍纪念碑的高度时,用“从地面到碑顶”这一短语来限制,表达确切。这些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示例3: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第3段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有适当的记叙与议论。如,“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是记叙,“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议论。
本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先总写纪念碑的整体特征,然后分写纪念碑的具体内容,最后总写自己的感受。在第二部分中,文章先说明纪念碑的位置、体量、题字与碑文等;之后再详细说明十幅浮雕。
2.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形象典雅
文章在说明纪念碑的大小、材料时,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语言平实准确;在说明十幅浮雕的内容时,语言又生动形象。同时文中“落成”“瞻仰”等词,不仅使用准确,而且显得典雅。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纪念碑——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介绍纪念碑
瞻仰后的感受——呼应标题、开头
位置、体量、题字和碑文、碑身造型、花纹装饰
十幅浮雕
无限崇敬深切怀念
积累拓展
礼赞英雄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曾巩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