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检测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Zn-65 Fe-56 Mg-24 K-39 H-1 C-12 Cl-35.5 Ca-40 O-16
1.自1999年初,我国许多城市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
A.温室效应 B. 酸雨 C. 臭氧层空洞 D.白色污染
2.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3.目前造成南山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人的呼吸
4.光照条件下,一只大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O2、B是CO2 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6.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成固体物质 B.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7. 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 通电 H2↑+O2↑ B. Mg+O2 点燃 MgO2
C. HgO Hg+O↑ D.Fe+2HCl FeCl2+H2↑
8.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9.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硫磺
10.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B、H2SO4中的化学式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
D、Cu2+中的“2+”表示铜原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11.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④⑤
12. 在2X+Y2=2Z的反应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Z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32 B.40 C.56 D.64
13.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B. 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
C. 3 g碳与 8 g氧气反应生成了 10 g二氧化碳
D. 10克的蜡烛燃烧后,将生成物和未燃烧的烛油收集起来一定还是10克
1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物质 M N X Y
反应前质量 8 11 18 10
反应后的质量 8 33 4 2
C.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15.在一个密封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
A.X+Y==M+N B.X+Y==N C.N==M+X+Y D. X+Y+M==N
1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 ④③②⑤①⑥ B. ④②③①⑤⑥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1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8已知:R+2O2=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9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1)照明弹中含有金属镁,当用照明弹照亮夜空时,镁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一种无色液体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用化学符号表示: m个氢氧根离子 ,
符号表示的意义是: 3H2O________。2I_______。
21、如图所示,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现象: ,说明了二氧化碳 、
22.按照示例完成下表:
物 质 性 质 用 途
示例 二氧化碳 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作灭火剂
回答 A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你通过上表的填写,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
23.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4)若尾气中含有H2S,用浓H2SO4来吸收行吗?为什么? , 。
24.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1)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用文字叙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市场上的饮料大多溶有二氧化碳,试设计实验证明,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5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2)上面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图中图C中的实验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D中的实验现象为 ,它的反应方程式为 。
26.下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0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
27.如下图(甲)所示,在天竺葵的叶上,用两片相同大小的铝箔纸盖住相同位置的上下叶表皮,这是为了 。在阳光下4小时后,经用酒精处理(图乙),滴加碘液(图丙),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28.右图是某人在平常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为 段,此时胸腔的容积 。(填“增大”或“减小”),膈肌和肋间外肌处于 状态。
(2)表示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图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 。
29.有一固体物质与一种液体接触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1)请你对产生的气体做出一种假设(或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你的假设(或猜想)。
假 设(或猜想) 验证的方法、现象及结论
该气体可能是
(2)实验室里如果要制取该气体,你选择的固体药品是 ,液体药品是 。
发生装置应选择下图装置中的 ,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
(3)制取该气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30、小腾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8.0克该石灰石样品,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克。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与相应反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1) 反应生成的CO2的总质量为 克。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倾倒液体 B. 收集O2 C. 过滤 D.检验CO2气体
M
紫色石蕊试液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