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教学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教学难点】
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2、分类汇总整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二、自主探究,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引导,探究文化遗产
活动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2.小组分工,避免重复。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3.自由推荐。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4.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活动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模拟答辩会结束后,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四”,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四、活动展示,推广文化遗产。
1、你知道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拨】(1)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产。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2)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4)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5)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张明智。
2、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点拨】(1)、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
、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只有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3、为使更多人知晓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以为采用哪些活动形式更能增强这些活动效果?
【点拨】观看专题片、主题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印发资料、开展社会调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
4、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点拨】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5、范文
你,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悠悠,我品古代风味;文化绵绵,我读千秋万载。中华五千年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淘洗了不尽的文化遗产。
——题记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俑,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炼,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泥土,重现在世人面前。你
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了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意义……
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用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你,长城,经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
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灰暗的砖瓦不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不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你的精神。你永远是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我们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后记
五、课堂练习,推广文化遗产。
1、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推荐文化遗产】
???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要求:写出文化遗产名称(1分);推荐理由充分(可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作答,答到条给2分,两条给3分)。
???
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
推荐理由:①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
②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
示例三、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
推荐理由:①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
???
②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
【邀请文化名人】
???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要求:称呼、自我介绍(1分),时间地点(1分),事由(1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2、【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分)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3分,每点1分)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示例一: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示例二: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4分,画面内容2分,描写手法2分)
3、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答案】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雅。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传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散。爱她吧,像爱你的妈妈一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学习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学习难点】
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2、分类汇总整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二、自主探究,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引导,探究文化遗产
活动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2.小组分工,避免重复。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3.自由推荐。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4.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活动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模拟答辩会结束后,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四”,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四、活动展示,推广文化遗产。
1、你知道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拨】(1)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产。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2)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4)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5)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张明智。
2、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点拨】(1)、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
、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只有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3、为使更多人知晓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以为采用哪些活动形式更能增强这些活动效果?
【点拨】观看专题片、主题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印发资料、开展社会调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
4、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点拨】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五、课堂练习,推广文化遗产。
1、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推荐文化遗产】
???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要求:写出文化遗产名称(1分);推荐理由充分(可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作答,答到条给2分,两条给3分)。
???
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
推荐理由:①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
②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
示例三、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
推荐理由:①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
???
②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
【邀请文化名人】
???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要求:称呼、自我介绍(1分),时间地点(1分),事由(1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2、【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分)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3分,每点1分)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示例二: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4分,画面内容2分,描写手法2分)
3、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答案】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雅。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传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散。爱她吧,像爱你的妈妈一样!(共89张PPT)
部编版
八年级上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知
识
链
接
新知讲解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新知讲解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新知讲解
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新知讲解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2.小组分工,避免重复。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3.自由推荐。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4.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新知讲解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活动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新知讲解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活动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新知讲解
模拟答辩会结束后,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四”,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活
动
展
示
1、你知道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1)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产。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5)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张明智。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1)、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
、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只有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3、为使更多人知晓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以为采用哪些活动形式更能增强这些活动效果?
观看专题片、主题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印发资料、开展社会调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你,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悠悠,我品古代风味;文化绵绵,我读千秋万载。中华五千年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淘洗了不尽的文化遗产。
——题记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俑,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炼,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泥土,重现在世人面前。你
范文
合作探究
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了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意义……
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用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你,长城,经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
合作探究
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灰暗的砖瓦不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不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你的精神。你永远是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合作探究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我们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后记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1、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推荐文化遗产】
???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
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
课堂练习
练
习
巩
固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推荐理由:①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②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
【邀请文化名人】
???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
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要求:称呼、自我介绍(1分),时间地点(1分),事由(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2、【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
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1分)
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分)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4分)
示例一: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
示例二: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他一只手漫不经心
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4分,画面内容2分,描写手法2分)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
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雅。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传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散。爱她吧,像爱你的妈妈一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学习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学习难点】
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2、分类汇总整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______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二、自主探究,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1.文化遗产包
和
。
2.物质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2006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引导,探究文化遗产
活动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2.小组分工,避免重复。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3.自由推荐。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4.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活动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模拟答辩会结束后,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四”,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四、活动展示,推广文化遗产。
1、你知道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更多人知晓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以为采用哪些活动形式更能增强这些活动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练习,推广文化遗产。
1、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推荐文化遗产】
???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分)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邀请文化名人】
???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分)
要求:称呼、自我介绍(1分),时间地点(1分),事由(1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6,山东省潍坊市】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板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材料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现儿童放风筝的画作,下面是其中两幅。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1”“材料2”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材料3”中的一幅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两种,不超过10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