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通过认识“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意识到化学对人类反应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了很多化学反应,有些反应进行的很快,有些进行的很慢,你所熟悉的快反应有哪些?慢反应有哪些?【过渡】展示几张日常所熟悉的几个化学反应,让学生思考这几个反应有什么区别。【过渡】:如何看出化学反应的快慢。【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药品,根据提出来的这几个因素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老师加以指引。【验证实验】:提供药品让学生做实验,并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回答问题,举出反应较快和反应较慢的例子回答问题: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回答问题:从温度的变化、颜色褪去快慢、浑浊程度、气泡冒出快慢等几个角度去看出化学反应的快慢思考并回答老问题。学生四人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聆听。四人一小组做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给学生自主性,自己从学过的反应中举例说明。从日常生活里学生所熟知的几个化学反应出发,直接引出主题让学生学会定性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让学生掌握“控制变量”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整堂课师生充分互动,学生自主活动性很强,在课堂上有设计
探究
实验
小结
,课堂结构完整。
2
本节课老师对学生的点评以及在启发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3
本堂课虽然教学效果良好,但作为年轻老师,自认为在课堂创新以及应用新的多媒体技术方面做的还比较欠缺。
教学点评:
1
教学重点设置在“影响因素”的探究,多放手给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主要是从生活中引入化学反应快慢的例子,由此引出课题。
2
课堂中对学生实验方案过程的点评比较欠缺,在启发
引导学生方面还比较不足。
3
整节课师生互动充分,学生自主活动性很强,在课堂上有设计
探究
实验
小结
,课堂结构完整。
PAGE
-
2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1、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的相关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好本节课还有利于学习后的电解的原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常见电池的原理。
所以在内容上起着呈前起后的作用,故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便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2.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的化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初步掌握正确的化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实验器具及试剂。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探究1-柠檬发电】
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新鲜的柠檬中然后与小灯泡相连,灯泡发光.
【设问】:为什么以上的装置能产生电流?
原理又是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原电池
【板书】一、原电池
【活动探究2】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铜片表面无气泡
锌片表面有气泡
Cu不与稀H2SO4反应
Zn+2H+=Zn2++H2↑
实验2
铜片表面有气泡
电流计指针偏转
?
外电路有电流形成
【设问】:电流计指针偏转,实验2实现了能量的怎么转化?
【学生回答】: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过渡】:
我们把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板书】1.定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设问】:根据定义以上的为原电池装置,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冒出,它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下面我们来学习原电池的原理.
【板书】(2).
工作原理
比
活泼,
失去电子,被
,电子通过导线流向
,溶液中的
在Cu片上得电子生成
,被
。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
电子从
Zn经外电路流向Cu
【过渡】: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负极,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电极和电极反应
【板书】(3).
电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Zn片:
Zn
-2e-
=
Zn2+
①
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
Cu片:2H++2e-
=
H2
↑②
电池反应①+②:
Zn
+
2H+
=Zn2+
+
H2↑
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判断:负极
①一般活波金属作负极,较活波金属作正极
②电子流出的一极
③电流流入的一极
④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同学们来思考,如何判断一个电极是正极?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
【小结】
说明电子流向、电流流向、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电极反应
【板书】(4).
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活动探究3】
实验组别
组
②
组
③
组
④
组
蜂鸣器
区别
结论
【活动探究4】
实验组别
⑤
组
⑥
组
⑦
组
蜂鸣器
区别
结论
【活动探究5】
实验组别
⑧
组
⑨
组
蜂鸣器
区别
结论
【板书】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①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③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可能参与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学以致用】
格林太太,漂亮、开朗、乐观,身体健康,脸上有着“永恒的微笑”。只是她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才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做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
【师生共研】师生共同谈论以解决问题,同时复习所学内容
【学生练习】
[例题1]
如下图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例题2].一个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2+=Zn2+
+Cu,
该反应的的原电池正确组合是(
)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Fe
负极
Cu
Zn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HCl
【联系实际】
(1)实验室氢气选用纯锌粒好还是选用粗锌好?为什么?
(2)远航的轮船其船身与海水接触的地方为什么要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拓展思考】:判断下列装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
【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干电池的内部构造,查阅资料了解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止污染。
3.阅读课本提前预习原电池的应用
板
书
设
计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一、原电池
(1).定义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工作原理
比
活泼,
失去电子,被
,电子通过导线流向
,溶液中的
在Cu片上得电子生成
,被
。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
电子从
Zn经外电路流向Cu
(3).
电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Zn片:
Zn
-2e-
=
Zn2+
①
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
Cu片:2H++2e-
=
H2
↑②
电池反应①+②:
Zn
+
2H+
=Zn2+
+
H2↑
负极
①一般活波金属作负极,较活波金属作正极
②电子流出的一极
③电流流入的一极
④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4).
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①自发地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③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可能参与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教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利用柠檬发电的趣味实验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解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采用了原理解析、动画展示、及时小结三种方法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好向学生介绍了格林太太的烦恼,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及时的复习了所学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热情。
本节课内容多且难,知识点还比较抽象,虽然采取了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还有少数同学在理解时感到吃力,故还需及时组织学生复习并加强相关的练习。
PAGE
-
7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
掌握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3、
掌握共价型分子的电子式的概念和书写;
4、
了解共价型分子的结构式的概念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复习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提出新的疑问导入新课;
2、进入课程后通过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内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3、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书写一些较难的物质的电子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引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共价键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2、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如何判断化合物是否是共价化合物;
三、教学难点
1、共价键的定义以及常见的的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2、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如何判断化合物是否是共价化合物;
3、共价型分子的分子式的书写。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什么叫做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定义
【学生回答】使阴阳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的静电作用是离子键,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复习回顾】1、HCl是离子化合物吗?2、HCl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HCl不是离子化合物。
【教师评价】HCl是不是离子化合物,要从它的形成过程来分析,HCl的形成过程如下:(和学生一起分析)
HCl的形成过程我们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就已经学过了,氢原子和氯原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在HCl中并没有阴阳离子,故而HCl不是离子化合物。因为离子化合物必须是含有阴阳离子之间的离子键。
【新课讲解】一、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也是化学键的一种。
【重点强调】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同种或不同种)的原子之间
【学生举例】根据共价键的定义能否举出那些物质含有共价键?(让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把学生提供的一些共价键的例子书写在黑板上
【教师提问】该如何判断哪些物质中具有共价键呢?
【引导学生】从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入手:通常是非金属的元素的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课件展示】拓展记忆:
一般地,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物质中就含有共价键,如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里都有共价键。(以学生之前提到的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为例,加深印象)
如Cl2、O2、N2;H2O、HF、NH3、H2S;HNO3、HCl、H2SO4;SO2、SO3、CO2、NO2;CCl4、CH3CH2OH、CH4等。
【教师设问】稀有气体中是否含有共价键?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不需要共用电子。
【老师总结】正确。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不需要和别的原子去共用电子,就已经是稳定结构了,所以稀有气体分子中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而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强调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含有共价键。
【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就是共价化合物?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是。
NaOH、Na2O2、K2SO4、NH4Cl等物质中也有共价键,但不是共价化合物而是离子化合物;
单质不是共价化合物。
【总结板书】二、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叫做共价化合物。(强调“只有……才……”,强调化合物)
3、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教师示范】H2、HCl的电子式。
【学生练习】Cl2、O2、N2
【老师评价】肯定、纠正
【教师讲解】步骤:(1)确定原子要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对数=8
-
最外层电子数
(H需达2电子稳定结构)
(2)分析如何组合,来形成共价键;
(3)把原子剩余的电子补齐。
【学生练习】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H2O、NH3、
CH4
、CO2
【新课讲解】2、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在电子式的基础上,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的式子叫结构式。例:H2、
HCl
O2
、N2、CO2、H2O、H2O2、NH3
【作业布置】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CS2、H2O2、CH4、CCl4、NH3、HClO
五、板书设计
2-2-1
共价键
一、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同种或不同种)的原子之间
二、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三、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2、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型分子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优点在于,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讲解到位,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
而且师生的互动非常好,课堂氛围也很好。对于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有很不错的
讲解,学生也能理解到位,接受到位。但是不足的地方在于,题目的设置还有所
欠缺。比如让学生书写物质的电子式的时候,就不应该一开始让他们书写N2、
CO2这种难度的,应该设置再简单一点,让他们熟悉了书写电子式的书写步骤,
掌握了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写之后,再循序渐进地进入到有一定难度的物质的
电子数的书写中去。从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这种改进完全有必要。
不过我会在作业的讲解中,以及还会下发额外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这块
的内容。从实际操作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PAG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