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4 20: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目录
课前导入
文学常识
文本梳理
拓展提升





新课导入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是指一个人,即谢中书。谢中书,又名谢征,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明确:第二个“书”是指书信。书信,又称“尺牍”“信札”,一种应用型文体,可抒情可写景。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美景,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者简介

听读正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歇(xiē)
颓(tuí)
鳞(lín)
与(yù
)

乐朗诵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本翻译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俱:都。
歇:消
颓,坠落。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之:结构助词,的。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文本翻译
答谢中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品析表达—感受意境之美
通过朗读与翻译,我们对山川之美有了更深的体会,请用“我从
一句中读出了
美,作者从
角度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这样的句式在小组间交流,说出你的感受。(提示: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的运用)
我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中读出了山水交映之美。作者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写出山高水清的特点。
我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句中读出了色彩配合之美,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出了石壁斑斓、竹林青翠的特点。
品析表达—感受意境之美
通过朗读与翻译,我们对山川之美有了更深的体会,请用“我从
一句中读出了
美,作者从
角度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这样的句式在小组间交流,说出你的感受。(提示: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的运用)
我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中读出了晨昏变换之美,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山林景色优美的特点。
我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中读出了动静相衬之美,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山林的热闹。

拓展提升—表达心中之美
同学们刚刚都欣赏了山川之美,现在请同学们充当一回导游,任选文中的一处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
示例:大家好!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这次我们将去的地方景色宜人。每当薄雾渐渐消散的时候,猿猴的长鸣,鸟雀欢愉的歌声回荡在山林间。傍晚的夕阳即将沉入水底,漆红的余晖映照在水面,鱼儿仿佛想饱览夕阳的风采,竞相越出水面,却不知夕阳的余晖给它们镀上了闪亮的光彩。下面让我们走进山林,一起欣赏美景吧!
感悟提升—感受情感之美
时代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口头表达能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感悟提升—感受情感之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表达的情感是沉醉山水的愉悦以及与好友共赏美景的怡然自得。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陶弘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他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这是一篇集语言美、
结构美、意境美、内容美的文章,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这是一篇深情满满的文章,读完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大地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课后作业
趁周未来一次醉情山水之游,
写一篇醉情山水之作,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把景物的美跃然纸上。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