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一、结合课本58页或下图试回答:
1、在1965年—1980年该生态系统中驼鹿的数量是一成不变还是不停的发生变化?狼呢?
2、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岛上草木生长的十分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驯鹿的数量急剧增加,驯鹿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3、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鹿的数量在不停地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着,狼也是在不停地由少到多,由多到少地发生变化。
1、在1965年—1980年该生态系统中驼鹿的数量是一成不变还是不停的发生变化?狼呢?
2、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岛上草木生长的十分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驯鹿的数量急剧增加,驯鹿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3、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不会,当驯鹿的数量增加时,狼也因为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数量增加,相反由于食物缺乏和天敌数量的增加,驯鹿的数量减少,草木因老鼠的数量减少又繁茂起来,如此循环下去,驯鹿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1、在1965年—1980年该生态系统中驼鹿的数量是一成不变还是不停的发生变化?狼呢?
2、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岛上草木生长的十分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驯鹿的数量急剧增加,驯鹿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3、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通过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
某年,该岛上的人开始大量捕杀狼,导致狼几乎绝迹:
1、该生态系统中狼和植物会如何变化?
2、该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后,会对当地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类得到的警示是什么?
1、狼绝迹后,驯鹿会由于失去天敌而迅速繁殖,草原会被破坏,再也长不出草来,最后变成一片沙漠。
某年,该岛上的人开始大量捕杀狼,导致狼几乎绝迹:
1、该生态系统中狼和植物会如何变化?
2、该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后,会对当地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类得到的警示是什么?
2、该生态系统破坏后,人就要被迫离开这个生态系统,失去一定的生存空间。人类得到的警示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对生态系统的干涉如果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平衡就会被打破,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失去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越多,人的生存空间就越小。)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哪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大?为什么?由此,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稳定性就越低。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
想一想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事例。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六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不同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差异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又有大有小,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反馈练习
1.生态系统的 和 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 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 平衡。
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营养结构越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
4.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 。
5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田鼠和猫头鹰三个不同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曲线B代表的生物是猫头鹰,请分析:
(1)A、C两条曲线代表
的生物分别是 、 。
(2)假如猫头鹰被大量捕杀,
则田鼠的数量会大量 ,
它们过量取食 ,破坏草场,
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右上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中的植物、田鼠和猫头鹰三个
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
(1)三条曲线代表的种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它们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的地位分别是___________.
(2)由于猫头鹰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使其__________ 能力受到影响.
课下探究
调查我县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