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10 11: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孙久鼎
制作人:
一、明清皇宫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永乐皇帝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顺治皇帝
北京城布局
北京城
明成祖
元大都
京城
皇城
宫城
1. 修建: 在 的基础上扩展而成。

2.构造:北京城有 重,有外向里,
依次是 、 和 。
故宫平面图
谈谈你对紫禁城的了解。
眺望故宫
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
——“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天安门曾是封建帝王颁发诏令的地方。每逢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以及皇帝大婚和出兵亲征等隆重的典礼,都要从天安门出入。
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
社稷坛
——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天坛
———皇帝祭天之地,坛墙南方北圆“天圆地方”。
紫禁城
1、紫禁城的规模
紫禁城建筑群
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后三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明三暗五”
太和门
“御路桥” ,中间的桥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
太和殿
——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大殿,俗称金銮宝殿
太和殿内景
中和殿
中和殿内景
保和殿
乾清门——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
乾清宫
明代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并处理日常政务 。
乾清宫内景
“天地交合、安康美满” 。
交泰殿
交泰殿内景
坤宁宫
——皇后居住的正宫
东暖阁:
清代皇帝大婚洞房
2、建筑特色:
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色彩金碧辉煌,“前朝后寝”。整个布局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
紫禁城
1、紫禁城的规模
紫禁城建筑群
宏伟气派
博大精深
“红墙”
“黄瓦”
象征意义?
台阶的级数
门钉的数目
屋檐上小兽数目
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神兽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
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 长城
修筑明长城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据《明史 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明长城 vs 秦长城
1.目的:
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
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
2.起止: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建筑成就:
反方
正方
长城的作用:
1.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2.经济上: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3.政治上: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4.象征意义 :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万里长城像腾空的巨龙,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1.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崇祯帝
2.明朝时,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
   A.宫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A
B
3.明长城的东西至点分别是( )
A.辽东 临洮 B.山海关 玉门关
C.山海关 嘉峪关 D.山海关 临洮
C
谢谢大家!
孙久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