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分层训练
层级一--课堂基础练
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使作物的其他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已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下面关于基因工程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虫转基因作物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B.基因工程生产药品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C.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严格实验,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D.把外源基因转入叶绿体DNA中有助于防止基因污染
3.2018年3月,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B.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全能性
C.模型猪的培育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
4.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例遗传性能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主要的意义是( )
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5.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DNA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
C.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5
BCDAC
6.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因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转移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玉米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合成的化合物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2)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__________技术,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3)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杂草是否也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你认为种植该玉米的农田是否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无道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转基因 基因重组 (3)不会;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玉米的花粉不能传递给杂草 (4)需要;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 (5)(答案不唯一)有道理;这种玉米的籽粒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人体健康(或没有道理;人体蛋白酶与玉米螟蛋白酶结构不同,玉米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蛋白酶无影响)
解析 (1)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部位为核糖体,但还需要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2)由材料可获得信息,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4)抗玉米螟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害虫,故种植抗玉米螟玉米的农田,仍需要进行防虫管理。
层级二--课时提升练
题组一 转基因成果
1.下列有关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改善了作物品质
B.将毒素蛋白基因直接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可以得到抗虫水稻
C.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
D.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2.(2020·河北高二月考)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应用实例的是( )
A.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
B.含鱼抗冻基因的番茄
C.含抗生素合成基因的转基因植物
D.X射线处理得到的突变高产青霉菌
3.(2019·天津模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毒蛋白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毒蛋白基因
B.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油菜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
C.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D.转基因抗虫油菜种植时,菜青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彻底消灭菜青虫
4.(2019·辽宁鞍山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来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
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都能正常表达
D.可利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药物
题组二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和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5.(2020·昆山模拟)下列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性上
6.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的目的是( )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
7.下列选项中明显体现了转基因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
8.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
B.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C.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9.2018年5月初,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美国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中关于生物工程食品标识的拟定规则,对食品中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成分”须标注为生物工程产品等规定征求公众意见。文件建议食品生产商使用“生物工程”来标注这些食品,而非常用的“转基因”。下列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体内导入了外源基因
B.转基因食品一定对人体健康有害
C.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一定改变
D.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9
CDDCB
BCBB
10.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________。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酶工程
(2)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烟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程应用于实践,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或你所设想的应用该工程的三个具体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抗病毒干扰素 遗传密码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将抗病毒基因嫁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种;将人的血型基因移入猪体内,培育产生与人血型相同的猪;将干扰素基因移入细菌体内,培育出能产生干扰素的细菌
解析 基因工程转入的基因之所以能转入并表达,是因为人与其他生物的基因都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并且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并且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DNA分子被插入或切割掉某个基因不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层级三--综合加强练
11.从目前来看,下列哪一生物科技成果没有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
A.试管动物技术,克隆羊多莉
B.抗虫棉、转基因玉米
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利用酵母菌细胞生产乙肝病毒疫苗
12.转基因技术可引发“基因污染”。下列有关“基因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中获得的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增殖、不扩散的污染,故不必过分担心
D.“基因污染”的危害在于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难以立即消除
13.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时,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进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
A.防止转基因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扩散到外界,对人体产生危害或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
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D.避免其他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
14.(2020·常德高二检测)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不定项)( )
A.转基因生物引发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应杜绝转基因生物
D.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不会引发安全性问题
15.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安全性的评论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不定项)( )
A.不安全。这种玉米的果实(种子)中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B.不安全。这种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无影响
D.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11-15
ACA;CD;ACD
16.多年来,许多美国人对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一无所知”。请回答下列与生物安全性相关的问题:
(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是________(填“相对”或“绝对”)安全的。
(2)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带给人类健康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请列举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植物来说,导入外源基因容易引起基因污染,科学家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对 (2)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合理即可) (3)在叶绿体或线粒体内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因而一般不会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解析 (1)目前尚未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品而使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的实例,因此转基因食品是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有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
(3)若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则花粉粒中不含有转入的基因,故可避免基因污染。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
(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的GH是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至少是__________个。
(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了较高的生长速率,以至于生长速率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方面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遗传物质都是DNA (2)1
146 (3)转基因鱼体内的目的基因得到表达,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4)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入的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5)二倍体转基因鱼加倍为四倍体转基因鱼,然后二倍体鱼与四倍体鱼杂交形成三倍体鱼 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竞争,引起生态危机
解析 (1)转基因技术能够实现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细胞生物都以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DNA分子都具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和双链结构。(2)氨基酸数与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比例是1∶6,控制合成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为191×6=1
146(个)。(4)转基因鱼生长较快,能够迅速占领生活的空间,获取大量食物,使被捕食的生物迅速减少,并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5)三倍体鱼的培育过程是先将二倍体转基因鱼加倍得到四倍体鱼,然后用二倍体鱼与四倍体鱼杂交得到三倍体鱼;三倍体鱼高度不育,可人工控制鱼的数量和范围,避免引发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