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层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7 06: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层训练
层级一--课堂基础练
1.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2018·全国Ⅲ,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3.(2019·山东潍坊监测改编)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至未兴奋部位
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D.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4.如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兴奋只能由③传递到④,而不能反过来
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5.(2019·江苏扬州中学期中)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或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1-5
ADABC
6.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作____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
答案 (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 膜电位
解析 由图1可知,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包括痛觉在内的各种感觉均产生于大脑皮层。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以在①②间隙注入乙酰胆碱可引起②膜电位变化而产生兴奋。
层级二--课时提升练
题组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2020·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
A.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B.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是内负外正
2.(2020·山西高二期末)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
3.(2020·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二期末)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
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题组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下列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B.突触常见类型有轴突→细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
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跨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
D.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
B.①中物质通过协助扩散释放至②中
C.②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在a、b两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方向是b→a
6.(2020·衡阳高二检测)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为(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轴突→细胞体
D.树突→细胞体→轴突
7.(2020·河北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或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大量内流导致兴奋产生,且兴奋能进行双向传导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C.导致机体产生兴奋的刺激只能来自外界环境
D.传入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传出神经元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题组三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8.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体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大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9.(2020·河北高二期末)吸食N2O会使身体机能出现多方面紊乱,N2O被称为“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能与多个神经元形成联系
B.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
C.吸食“笑气”或毒品后,人会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N2O能引起麻醉可能是其影响了某些突触后膜上Na+的内流
1-9
ABBCC
DBAC
10.(2020·四川高二期末)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下图甲表示神经调节中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乙是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反射弧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填图中标号),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某镇痛药是通过作用于图甲中的突触而起作用的,从兴奋传递的角度分析,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属于未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图乙中B、C之间能够产生局部电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图甲中的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利用电流表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如下图)。若在b点右侧刺激,则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依次是④→________________→④。
答案 (1)①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2)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3)A、C B、C之间存在电位差,电荷会发生定向移动 (4)③→④→①
解析 (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甲中①为感受器,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2)兴奋在突触传递时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由于某镇痛药是通过作用于图甲中的突触而起作用的,则镇痛药可能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或者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
(3)图乙中A、C处于未兴奋状态,B处于兴奋状态,因此B、C之间存在电位差,导致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
(4)当刺激还未传至b点时,a点和b点都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④;当刺激由右向左传导时,b点首先出现动作电位,a点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③;紧接着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两电极处电位相同,此时为图④所示;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导到a点,a点出现动作电位,b点为静息电位,则为图①所示;之后a点恢复静息电位,两电极处电位相同,则为图④所示,所以整个过程的变化是④→③→④→①→④。
层级三--综合加强练
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
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2.如图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④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
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3.某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之前神经纤维膜内外之间没有正离子的流动
B.ab段钠离子通道开放,bc段钠离子通道关闭
C.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等于0
mV
D.cd段钾离子排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4.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5.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
B.c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6.(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期中)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与痛觉调节,具有镇痛作用。下图甲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乙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有关的神经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
B.某种与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
C.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吗啡和脑啡肽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1-6
CADDB
B
7.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8.图1为某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结构与突触结构相同,图2表示突触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则Ⅰ表示____________、Ⅱ表示____________、Ⅲ表示______________、Ⅳ表示______________、Ⅴ表示____________、Ⅵ表示____________(写出各部分名称)。
(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突触结构,刺激Ⅱ________(填“能”或“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3)图2中所示突触小体结构复杂,D代表_______,由图可以看出,D的形成与[  ]_________直接有关。
(4)突触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已知某种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兴奋,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______的结合,此现象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1)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感受器 (2)4 能 不一定 (3)突触小泡 A 高尔基体 (4)神经递质与受体 信息传递
解析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五部分,图1中Ⅰ表示效应器、Ⅱ表示传出神经、Ⅲ表示神经中枢、Ⅳ和Ⅴ表示传入神经、Ⅵ表示感受器。(2)分析图1,Ⅰ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Ⅵ表示感受器,不以突触结构的形式与肌肉相连,所以图1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是刺激Ⅳ时,需要考虑来自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因此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3)图2中A、B、C、D分别代表高尔基体、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由图可知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膜突起包裹神经递质形成的。(4)兴奋的传递与神经递质的产生、分泌及与受体结合有关,由排除法可推知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突触传递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