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6 21:08:36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第一单元
情景导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不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勿忘国耻!
自我研学
1
文学常识
背景介绍
这篇评论由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写起,概述了世界各地正义人士组织的纪念活动,告诉人们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也批判了日本右翼势力妄图篡改历史的丑恶行径。以南京由“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沧桑巨变,鼓舞、召唤人们铭记历史、捍卫和平、开创未来。
背景链接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点击播放视频
2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国殇(
) 
杀戮(
)   
篡改(

呓语(

遁形(

磅礴(

彰显(

矢志(

振聋发聩(

惨绝人寰(

shānɡ

cuàn

dùn
pánɡ

zhānɡ
shǐ
kuì
huán
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你知道多少?
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杀人比赛
整体感知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写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6):
交代事由: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回顾历史:对比世界正义力量和日本右翼对待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强烈谴责日右翼顽固派的无耻。
回顾南京80年的沧桑巨变,突出南京——中国面对苦难的不屈,珍爱和平的坚强。
深层探究
本文主要介绍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情况,为什么还要用大篇幅介绍当前的国际形势?
让读者明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及必要性;
宣扬正义的力量,揭露日本右翼分子丑恶行径;
表明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能力、信心和决心。
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插叙
这句话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
第二段“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
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
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形势。
内容上
结构上
总结课文
这篇新闻简要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赞扬了世界各地和国际社会的正义之举,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作为和平年代的中学生,也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铭记苦难、珍爱和平!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概括国家公祭的主要内容,提出观点
详细介绍举行国家公祭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运转变,传达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维护和平:中国有能力
布置作业
2
2
完成讲义中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