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18:0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比例线段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第一节课开课主要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它的应用。在小学时学生就接触过比例的知识,学生也学习了等式性质和代数式以及方程的一些基本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知识基础、活动经验基础等,学生在学习比例时不会感到很困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
3.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式或进行比例式的简单变形。
能力目标: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运用求比值
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挖掘学习动力。
2.落实新课程“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思想。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例2根据条件判断一个比例式是否成立,不仅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问:为什么现在的液晶电视机看电视,人变胖了?
答:你的液晶电视屏幕比例(宽与高之比)是
16:9的,而电视输出信号是4:3
的,所以图像会变扁,人物变胖了。
总结: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图像变扁是因为16:9与4:3的比值
不相等
(相等或不相等)
师:屏幕比是12:9时,图像会不会变?为什么?
生:不变。因为4:3和12:9的比值相等
发现:4:3=12:9或
(二)探究新课
概念:
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
用字母表示为:师板书:a:b=c:d

=
师:在小学时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把比例式中的b和c称做
,a和d称做
.
生:内项,外项。
练习1.请指出下列比例式的比例内项和比例外项.
(1)
(2)
2、求出两比例内项的积和两比例外项的积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ad=bc(a、b、c、d都不为零)
教师板书
师:很好,那么谁能从比例式=?推导出ad=bc
吗?
生:等式=的两边同乘以bd,可由=推出ad=bc。
师:很好,那反过来谁能从比例式ad=bc?推导出
=吗?
生:等式ad=bc两边同除以bd,即可由ad=bc推出=
说明:由==>ad=bc的形式是唯一的,而由ad=bc=>=的形式不唯一,有8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例题讲解
练习1:下列各组数能否成比例?如果能成比例,请写出一个比例式,并指出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a:b的值。
(1)2a=3b;(2)
=;(3)
比例的基本性质直接运用,其中第2小题两次运用了性质,初学时易差错,要求学生重视对变形结果的检验,即变形后是否仍然满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练习
1.若3a=4b,则
,若
,则
,若ax=by,

,若,则
.
2.如图:两块矩形绿地的一组邻边的长分别为m,n和p,q.已知这两块绿地的面积相等,则下面所给的比例式正确的是


A.
m:n=p:q
B.
m:p=n:q
C.
m:q=n:p
D.
m:p=q:n
3.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想一想:已知
,求下列各式的值
用代入法和等式性质两种方法,为下个例题铺垫
练习4.已知,求的值。
例2:已知=,判断下列比例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2)=
分析:(1)比较条件和结论的形式得到解题思路;
(2)采用设比值较为简单。
这两个小题反映了在比例式的变形中的两种常用方法:一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二是设比值。
练习5.已知,求证:。
挑战自我
已知1,,2三个数,请你再添上一个数,写出一个比例式。
提高练习
1、已知x:y=3:4,x:z=2:3,求x:y:z的值。
2、已知x:y:z=3:5:6,且2x-y+3z=38,则3x+y-2z的值。
3、已知则k的值。
课堂小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
对于解题,你能总结方法吗?
作业
见作业本
板书设计
1.
概念
2.
表示方式
3.
基本性质
例2的解题过程
q
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