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18:3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受空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空气是学生常见且初步探究过的物质,很多性质是学生已经观察并了解的,但也有一些性质没有被学生发现,如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等。本课作为《空气》单元的起始课,主要了解学生对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兴趣。教材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对空气、水和石块进行对比探究,进一步认识空气的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够被压缩等。同时又关注空气和一般物体的共同特征,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具有一般物质的属性和特点,如占据空间、有质量等,为后续继续探究空气做好铺垫。
教材聚焦部分借助气泡图呈现学生对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原有认知,也为活动中学生通过现象描述空气特征搭建一个脚手架,气泡图还会随着后续的学习逐步修正和完善。探索部分中,传递游戏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和石块、水的共同特征,让学生认识空气会流动、容易泄漏等特征的同时也知道空气和水、石块一样能被感受到、占据空间等。感受空气的活动中,让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多种方法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如感受到空气很轻,容易被挤压等。拓展部分让学生在研讨后对物体的三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认识一袋空气》的学习中,已经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对空气进行初步的探究,对空气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空气物质属性的了解较为浅薄。三年级学生对空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兴趣,也掌握一些观察方法,但对自己提出的一些观点还缺乏举出证据的意识,对空气一些特征现象的解释还比较欠缺。本课将通过传递游戏和感受空气两个活动让学生对空气性质有进一步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现象描述空气的性质,对比发现空气、水和石块的异同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
2.空气是存在的,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使用气泡图整理信息。
2.能够运用感官和常见物品来观察空气。
3.能够描述观察方法和发现,倾听他人的分享。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尝试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探究。
2.能够和他人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空气的特征。
难点:通过体验能够比较发现空气和一般物体的共同特征。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抽奖箱(内放一块石头,四周不透明)、椭圆纸片(粉色、蓝色)、记号笔
学生每组:适量的椭圆纸片(粉色)、每人1支记号笔、适量的水、1块石头、1个封口塑料袋、1个塑料杯、1个碗、1个大透明塑料袋、1个气球、1个打气筒、1个口哨、每人1张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抽奖”游戏导入,调查学生前概念
1.选取几名同学从抽奖箱中抽取“奖品”。
2.当石块被抽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抽奖箱内真的没有东西吗?
3.刚刚同学说抽奖箱内没有东西,这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抽奖箱“空”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有学生会想到抽奖箱内有空气,但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常常难观察到空气的存在。通过简单的讨论,将关注点转移到空气上。
4.
你还知道空气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吗?(板书)学生分小组将已知的空气特征和作用用记号笔写在圆纸片上。
5.分享交流:教师选择某1组分享自己发现并将纸片贴在黑板,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形成气泡图。
设计意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写下有关空气的特征或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每个学生都进行思考。将学生写好的圆纸片贴在黑板,形成气泡图,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空气的前概念,也让学生认识和尝试使用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还可为学生后续的发现和表达交流提供思路。
(二)传递游戏-比较探究空气与水和石块的异同点
1.教师给大家带来3种传递物,展示石块和水,提问:空气在哪里?分别选择哪个容器装哪一种传递物合适,为什么?
2.学生思考如何获取空气,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容器分别装空气、水和石块进行传递并记录,要求传递物不可漏出。
3.交流各小组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理由(补充有关空气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展示材料中,教师提出“空气在哪里?”的问题,是想让学生意识到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总是会充满各处。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各容器所装的传递物,也是学生思考和发现这3个容器和传递物异同点的过程。
4.各小组进行传递,实验中注意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空气怎样的特征?空气和水、石头有什么共同特征?
5.学生分享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对空气的一些特征能够脱口而出,但能够完整说出探究方法来说明空气特征的情况较少,在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空气什么样的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其次,学生在实验中容易发现空气和水、石头的不同点,但对于三者相同点关注较少。因此,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游戏,也是在促进学生观察与比较能力的发展,进而认识到空气和一般物质一样是可以被观察、感受到的。
(三)借助常见物品,感受空气
1.生活中有很多和空气有关的物品,ppt展示大塑料袋、气球、哨子,可以怎么玩?
2.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玩。温馨提示:考虑卫生问题,哨子只1个同学吹,其他同学观察。
3.学生分组玩,及时记录玩的方法和发现,教师巡视。
4.组织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发现空气的特征和作用,丰富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
(四)拓展
教师介绍空气、水、石块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型,人们是如何区分三态的?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水、石块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对于三态的名称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人们是如何区分三态,学生还不能够准确说出分类方法。通过课下查阅资料的方法,延续科学探究,不仅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还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说明】
气泡图中有关空气的特征和作用都是学生即时的课堂生成,可以提前打印备用。粉色代表在聚焦环节中学生已有的认知,是由学生小组贴在黑板生成的,而蓝色代表在后续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的空气特征。
【学生记录单设计】
【班级记录单设计】
《感受空气》实验记录单

小组
姓名:
班级:
记录时间:



探索一:传递游戏
小组讨论,分别将空气、水、石块和选择的容器相连。
空气

石块
和小组同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吧!
探索二:感受空气
玩一种,记一种:用文字或画图表示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大塑料袋
气球
哨子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玩的,感受到空气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