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石拱桥》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选择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石拱桥有关知识时,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用了如“比较、大约、可能、左右、几乎”等表示估计的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他曾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
D.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中的“几乎”可以去掉)
B.这种桥不但___,而且___。(画线的两个短语可以互换位置,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C.《中国石拱桥》一文说明时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使全文的说明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D.作者介绍赵州桥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进行的,介绍卢沟桥的顺序则不同于赵州桥。?
3.
给下列各句画线字注音或画线处填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墙上_______________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_______________竹子或几棵芭蕉。
③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面。
A.zài?
?
?蔓延?
?
?杆?
?
?jìng
B.zǎi?
?
?漫延?
?
?杆?
?
?jìn
C.zǎi?
?
?蔓延?
?
?竿?
?
?jìng
D.zǎi?
?
?漫延?
?
?竿?
?
?jìn
4.
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B.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_______________;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_______________;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_______________。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③多么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
综合读写
6.
综合性学习
孝心是连接亲情的桥梁和纽带,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孝道在我心”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拟写标语】请你拟写一则有关“孝”的标语。
(2)【仿写句子】请你仿写画线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父母的疲惫;________
,
________;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
?
7.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例句: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
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阅读经典——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让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受,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2)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你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写几句话劝说。
(3)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昇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侯,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选文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价值。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州桥非常雄伟,是因为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选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的说明方法。
C.画线句子中的“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末尾介绍桥的主要设计者,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小海打卡香山湖公园后,完成了五孔拱桥的简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实际,谈谈石拱桥的价值。
香山湖公园五孔拱桥简图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有趣的“三”
①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②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③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④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⑥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⑦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⑧“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⑨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选自《趣文选读——数学篇》,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古代建筑
“王城九里见方”等
表示行天之道和行三之法
古代设官
①________________
表示顺天成道
②________________
“三衅”“三浴”等
③________________
时空和算数
“三思而行”“九天”“三百六十行”等
表示时间之长
(2)以下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官职设置、社会民俗、礼节、时空和算数等方面说明了“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广泛运用。
B.中国古代的王城讲究“九里见方”,城门数、道路数及宽度都是三或三的倍数,都是为了表示帝王是受命于天,也是为了祈祷王朝兴盛发达。
C.古时候,“三衅”“三浴”是为了表达客人对主人的极高尊重。
D.“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里的“三”
(3)运用文中有关知识,指出下列句子中“三”的文化含义。
①率子孙荷担三夫。_______________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_______________
③一日不见,如三月兮。_______________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1)孝亲敬老,你我同行
(2)孝心是一杯清香的茶,滋润父母的心田
7.增加你的才干,丰富你的才能
8.
(1)【示例】阅读经典长知识
(2)【示例】爸爸,你有时间刷微信,却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和我一起读一本经典的书籍,这样好吗?况且,刷微信既浪费时间,又对身体有害,而读书,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良好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3)【示例】读书就是假日外出的旅游,可以欣赏风景,陶冶性情。
9.
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
A
(3)【示例】实用价值:①方便交通,提供生活便利;②方便人们交往。
美学价值:①形式优美,结构匀称;②与自然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古朴美观;③装点了城市生活。
10.
①“三公”“九卿”等,②古代礼仪,③表示尊重
C
(3)①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数量多,②表“行三之法”,用于营建制度,③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时间长,④在算数中的运用,表示山的高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