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5 18: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元
细胞体
突 起
树 突
轴 突
髓 鞘
神经
1.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树突
髓鞘
细胞体
轴突
突起
神经纤维
轴突末梢
集结成束+膜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
或人体对体内及外界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概念:
(2)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而获得;
后天习得;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小狗算数等)
例1 以下是否属于反射:
a.草履虫趋利避害 b.害羞草被触碰而叶子下垂
c.针刺而疼 d.针刺离体蛙腓肠肌,肌肉收缩

×
×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效应器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将兴奋传给神经中枢
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出神经:
对刺激作出应答
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将兴奋传给效应器
(1)反射弧结构组成:
(2)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者
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缺一不可。
静息时
左端刺激
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经典实验:
结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刺激端恢复正电位
另一端变为负电位
刺激端变为负电位
另一端恢复正电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兴奋时发生电位逆转
2)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会引起什么变化?
1)静息电位是怎样的?
3)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兴奋后又怎么变化?
产生局部电流
3.传导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4.电位变化: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5.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膜内:
膜外:
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兴奋的传递方向跟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2.传导过程:
刺激
膜电位变化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突触小体
突触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突触小体
(含有突触小泡)
特异性
结合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A神经元兴奋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受体)
引发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传递方向:
单向性
4.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突触种类:
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突触前膜
释放
递质
电位变化
6.神经递质
方向:
轴突传到树突或细胞体
原因: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6.神经递质
(1)外排:
(2)分泌结构:
(3)受体:
(4)种类:
(5)作用:
需要高尔基体(线粒体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受体)
按功能分为两种;P19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或
重吸收
(6)去向: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
大脑
间脑(下丘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参与生物节律的控制)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讨论P20:
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了问题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与功能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又相互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运动性书写中枢(W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受损: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
受损: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说)
受损:书写障碍(不能写)
受损:视觉性失语症(看不懂)
1.言语区
失听症
失读症
失写症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短期记忆
不重复
瞬时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注意
长期记忆
永久记忆
重复
遗忘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
之间的联系有关。
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感觉性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小结: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反射:
反射弧:
兴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的形式
传导方向
传导过程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接触
传递方向
传递过程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语言功能
学习和记忆
4.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是通过     来传递的。
5.突触是由    、     、     三部分组成的。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中的传递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是   向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可分为    和
     两类。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它包括     、
     、     、     和     五部分组成。
3.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外为   电位,膜内为
   电位。受到刺激后,膜外为  电位,膜内为   电位。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媒介是 ( )
A.酶  B.激素 C.带电离子  D.神经递质
8.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媒介是 ( )
A.酶 B. 激素 C.带电离子  D.神经递质
C
D
9.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 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C. 预备铃响,走进教室 D. 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C
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B
11.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B
12.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 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
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
的是( )
C
13.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 b处  B.a b c处  C.b c d e处 D. a b c d 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 )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B

K+
Na+
内正外负
C
14.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 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序号表示)________;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d

a



⑤>



b
e
c
神经中枢
①②③④⑤
外负内正
ec
胞体或树突
3
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a是 。
b是 。
c是 ,
本质是 。
d是 。
f是 ,
本质是 。
e是 ,
本质是 。
g是 ,本质
是化学物质
b
c
d
e
f
g
轴突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
受体
蛋白质
突触后膜
胞体膜或树突膜
神经递质
拓展: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
a.从神经节来判断:
b.从跨神经元的传递方向来判断:
白质
前角(腹根)
后角(背根)
灰质
神经节所在位置为传入神经元
由A神经元的轴突 B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c.从灰质来判断:
前角大后角小,前角运动神经,后角感觉神经
“窄如宽出”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经。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
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
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
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
位产生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
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
拓展
5.突触种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