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种群的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种群的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6-15 18: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问题探讨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
回顾种群和群落
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A.一亩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个果园里的五棵苹果  
E.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AC
温故知新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
(1)含义: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②选取样方:
(1)样方法(多用于植物)
选样:随机取样
方法:
草本:1m×1m;灌木:4m×4m;乔木:10m×10m
一般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探究: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a.直接计数法
b.估算法
等距取样法(调查总体为长方形)
五点取样法(调查总体为非长方形)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C
A
B
D
以下哪个选项是准确地五点取样法?
注意事项:随机取样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每个样方的面积应一致
计数原则: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2)标志重捕法
捕捉
标记
重捕
放回
标记M只
共n只
有标记的m只
种群个体总数N只
②计算公式:
N = M × n / m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①过程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基础题.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约 386条
③标记重捕法所用标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a.标志方法必须不会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和活动
b.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c.标志物持续时间不得短于研究时间
d.被标志动物必须在种群中完全混匀
(2)标志重捕法
二.种群的特征(种群特有个体没有)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
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表示方法:通常以a%或a‰表示
(3)举例:如2005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240个
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 24%.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4)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
素,受种群内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
密度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
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举例:大雁南飞、动物的迁徙、鱼类的洄游
(3)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的重要因素)
年龄结构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丧失生殖能力
有生殖能力
尚无生殖能力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印度人口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4.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增长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老年
成年
幼年
(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年龄组成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出生率>死亡率
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
内稳定
越来越小
(3)三类型比较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4)研究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幼多、老少
比例适中
幼少、老多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③雌少雄多型:如白蚁、蜜蜂等。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奶牛等
(3)应用:
(4)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
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1.概念: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2. 类型: 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
分布型。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密度大小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
预测变化趋势
外界环境
1.种群的概念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3.决定种群数目变动的关系图
小结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大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多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ACH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
鼠,第二次捕获25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数
量为( )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
D
D
练习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
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
B
5.假如一个种群出生率很高,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 )  A.属于增长型   B.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C.刚迁入到新环境,天敌少  D.不足以作出判断
D
6.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7.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D
8.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__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____政策。
增长
幼年
老年
持续增长
计划生育
老年
成年
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