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证明(2) 教案+学案+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证明(2) 教案+学案+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31 09:45: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证明(2)
学案
课题
1.3证明(2)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2.了解证明命题的格式和一般步骤.
重点
继续学会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难点
例4需添辅助线,证明思路不易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思考】什么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需要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讲解
提炼概念典例精讲
例3
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已知:∠BAC,∠B,∠C是△ABC的三个内角.求证:∠BAC+∠B+∠C=180°.练习: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思考:这一题与上一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例4
已知:如图,∠B+∠D=∠BCD.求证:AB∥DE.
课堂练习
巩固训练
1.如图,下列关于△ABC的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HBA是△ABC的外角B.∠HBG是△ABC的外角C.∠DCE是△ABC的外角D.∠GBA是△ABC的外角2.如图,∠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3.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求:∠A+
∠B+
∠C+
∠D+
∠E的度数。4.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O,∠BAC=50°,∠C=54°.求:∠AEB和∠AOB的度数.答案引入思考
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一步一步推出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1.目测(直观)→错觉;2.列举→不甚枚举,找反例难;3.测量→存在误差提炼概念典例精讲
例3证明:过A

AE
//
BC则∠C=∠2,∠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C=∠BAC+∠1+∠2=∠DAE=180?(平角的定义)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证法2: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CB=180°∴∠A+∠B+∠ACB=180°证法3: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A+∠B+∠C=180°练习:上一题已知和求证是给出的,这一题需要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画: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已知”----条件,“求证”----结论.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
CD=AB.证: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B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90°,
∴四边形AEBC是矩形,
∴AD=BD=CD=DE,
∴CD=AB.
例4
证明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B+∠D=∠BCD(已知),又∵∠BCD=∠D+∠CF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D+∠CFD,∴∠B=∠CFD.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巩固训练
1.D
2.B3.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5.解:∵∠BAC=50°,∠C=54°,
∴∠ABC=180°-∠C-∠BAC=76°,
∵BE平分∠ABC,
在△ABE中,∠AEB=180°-∠BAC-∠ABE
=180°-50°-38°=92°,
∵AD是高线,∠ABD=76°,∴
∠BAD=14°.
在△OBA中,∠AOB=180°-∠BAO-∠ABO.
∴∠AOB=128°.
综上,∠AEB=92°,∠AOB=128°.
课堂小结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常用的几何证明方法:由结论出发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而形成解题思路。(4)初步学会添加辅助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1.3
证明(2)
浙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情境引入
什么是证明?
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一步一步推出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合作学习
1.目测(直观)→错觉;
2.列举→不甚枚举,找反例难;
3.测量→存在误差
为什么需要证明?
典例精讲
新知讲解
证明
如图,过点A作直线MN∥BC,
则∠B=∠M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理,∠C=∠NAC.
∴∠BAC+∠B+∠C=∠BAC+∠MAB+∠NAC=180°.
A
B
C
M
N
例3
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
已知:∠BAC,∠B,∠C是△ABC的三个内角.
求证:∠BAC+∠B+∠C=180°.
已知:如图,
△ABC.
求证:∠A+∠B+∠C=180°
证明: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
还有其他证法吗?
∠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ACB=180°
∴∠A+∠B+∠ACB=180°
A
B
C
1
2
D
E
已知:如图,
△ABC.
求证:∠A+∠B+∠C=180°
你还能想到其他证法吗?
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
A
B
C
∴∠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
∴∠A+∠B+∠C=180°
3.添加辅助线,可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但辅助线的添法没有一定的规律,要根据需要而定,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总结.
1.辅助线是为了证明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2.它的作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把隐含的条件显现出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如图,∠ACD是由△ABC的一条边BC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CA组成的角,这样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ACD+∠ACB=180°,∠A+∠B+∠ACB=180°,
得∠ACD=∠A+∠B.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这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推理得到的一个推论.
推论也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
归纳概念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是: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为了使我们的解答更为规范和有条理,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
C
D
B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例4
已知:如图,∠B+∠D=∠BCD.求证:AB∥DE.
A
B
C
D
E
F
分析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只要证明∠B=∠CFD,或∠B+∠BFE=180°,就能证明AB∥DE.
证明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
∵∠B+∠D=∠BCD(已知),
又∵∠BCD=∠D+∠CF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D=∠D+∠CFD,
∴∠B=∠CFD.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C
D
E
F
例4
已知:如图,∠B+∠D=∠BCD.求证:AB∥DE.
课堂练习
1.如图,下列关于△ABC的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BA是△ABC的外角
B.∠HBG是△ABC的外角
C.∠DCE是△ABC的外角
D.∠GBA是△ABC的外角
D
2.如图,∠A,∠1,∠2的大小关系是(  )
A.∠A>∠1>∠2
B.∠2>∠1>∠A
C.∠A>∠2>∠1
D.∠2>∠A>∠1
B
3.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
求:∠A+
∠B+
∠C+
∠D+
∠E的度数。
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
4.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O,∠BAC=50°,∠C=54°.求:∠AEB和∠AOB的度数.
解:∵∠BAC=50°,∠C=54°,
∴∠ABC=180°-∠C-∠BAC=76°,
∵BE平分∠ABC,
在△ABE中,∠AEB=180°-∠BAC-∠ABE
=180°-50°-38°=92°,
∵AD是高线,∠ABD=76°,∴
∠BAD=14°.
在△OBA中,∠AOB=180°-∠BAO-∠ABO.
∴∠AOB=128°.
综上,∠AEB=92°,∠AOB=128°.
课堂总结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常用的几何证明方法:由结论出发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而形成解题思路。
(4)初步学会添加辅助线。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证明(2)
教案
课题
1.3证明(2)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2.了解证明命题的格式和一般步骤.
重点
继续学会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难点
例4需添辅助线,证明思路不易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什么是证明?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一步一步推出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为什么需要证明?1.目测(直观)→错觉;2.列举→不甚枚举,找反例难;3.测量→存在误差
思考自议
讲授新课
例3
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是真命题.已知:∠BAC,∠B,∠C是△ABC的三个内角.求证:∠BAC+∠B+∠C=180°.证明:过A

AE
//
BC则∠C=∠2,∠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C=∠BAC+∠1+∠2=∠DAE=180?(平角的定义)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
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证法2: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CB=180°∴∠A+∠B+∠ACB=180°证法3:证明:在BC上任取一点D,过D作DE//AB,作DF//AC。∴∠1=∠B,∠2=∠C,∠DEC=∠A,
∵DE∥AB,∴∠3=∠DEC,
∴∠3=∠A,
∵∠1+∠2+∠3=180°∴∠A+∠B+∠C=180°2.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真命题。思考:这一题与上一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上一题已知和求证是给出的,这一题需要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画: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已知”----条件,“求证”----结论.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
CD=AB.证: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B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90°,
∴四边形AEBC是矩形,
∴AD=BD=CD=DE,
∴CD=AB.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格式:⑴按题意画出图形;⑵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⑶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如图,∠ACD是由△ABC的一条边BC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CA组成的角,这样的角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由∠ACD+∠ACB=180°,∠A+∠B+∠ACB=180°,得∠ACD=∠A+∠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这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推理得到的一个推论.推论也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为了使我们的解答更为规范和有条理,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有的题目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才能完成证明过程。(1)所谓辅助线指的是为了证明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通常画成虚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2)它的作用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把隐含的条件显现出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3)添加辅助线,可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找到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要根据需要而定,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总结。例4
已知:如图,∠B+∠D=∠BCD.求证:AB∥DE.证明
如图,延长BC,交DE于点F.∵∠B+∠D=∠BCD(已知),又∵∠BCD=∠D+∠CFD(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D+∠CFD,∴∠B=∠CFD.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课堂检测
1.如图,下列关于△ABC的外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HBA是△ABC的外角B.∠HBG是△ABC的外角C.∠DCE是△ABC的外角D.∠GBA是△ABC的外角1.D2.如图,∠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C.∠A>∠2>∠1
D.∠2>∠A>∠12.B3.如图,在五角星图形中,求:∠A+
∠B+
∠C+
∠D+
∠E的度数。3.解:如右图所示,
∵∠1=∠C+∠2,∠2=∠A+∠D,
∴∠1=∠C+∠A+∠D,
又∵∠1+∠B+∠E=180°,
∴∠A+∠B+∠C+∠D+∠E=180°.
故答案是:180°.4.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O,∠BAC=50°,∠C=54°.求:∠AEB和∠AOB的度数.解:∵∠BAC=50°,∠C=54°,
∴∠ABC=180°-∠C-∠BAC=76°,
∵BE平分∠ABC,
在△ABE中,∠AEB=180°-∠BAC-∠ABE
=180°-50°-38°=92°,
∵AD是高线,∠ABD=76°,∴
∠BAD=14°.
在△OBA中,∠AOB=180°-∠BAO-∠ABO.
∴∠AOB=128°.
综上,∠AEB=92°,∠AOB=128°.
课堂小结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常用的几何证明方法:由结论出发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而形成解题思路。(4)初步学会添加辅助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