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同步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同步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31 07:0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如日常中
“鱼、老鼠、蛇、牛、羊、鸟”都是指一类动物,而不是一种动物,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的全部鱼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水田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D.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
D
种群与物种的关系:
种群<物种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稀树草原
注: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例:①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②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面积或体积
(2)公式: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一、逐个计数: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二、估算法
常用的有方法有
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阅读课本P60方框内的内容
1、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
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样方法




等距取样法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该样方内的蒲公英数量为多少?
——蒲公英
——其他植物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知识延伸
标志重捕法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2、
阅读课本P62方框内的内容
可得:
N=
m(重捕中标志数)
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
=
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重捕个体数为n
重捕中标志数m
练一练:课本P62
学科交叉
与数学的联系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密度=88/1=88只/公顷
【例2】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公顷)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怎么办?
全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90
21.06
6.67
14.39
1994
17.70
6.49
11.21
1998
15.64
6.50
9.14
2002
12.86
6.41
6.54
2004
12.29
6.42
5.87
2008
12.14
7.06
5.08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种群
迁入
迁出
  例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分析:
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人口
印度人口
年龄结构
0-14岁:19.4%
15-59岁:69%
60岁或以上:11.6%
0-14
岁:
31.5%
15-64
岁:
63.3%
65
岁以上:
5.2%
年龄结构:
年龄金字塔
生殖前期
生殖期
生殖后期
4.年龄组成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印度人口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
⑴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⑵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⑶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A
B
C
年龄组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特点
?
出生率与死亡率
?
?
?
种群密度发展趋势
?
?
幼年个体很多,
老年个体很少?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大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小?
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例4】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稳定型和衰退型
C.增长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练一练
年龄
个体数

年龄
个体数

【例5】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5.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多数为1:1)
①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大象。
类型:
②雌多雄少型:
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③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例6.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性引诱剂”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

A.改变昆虫性比率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A
例6.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性引诱剂”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
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状态或布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2)类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