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1 09:00: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全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4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 ?
瞥见(piē) 
黝黑(yòu)  
意趣盎然(àng)
B.匿名(nì)
??凄然(qī)
??
滞留(zhì)
???
藏污纳垢(hòu)
C.炽热(chì)
?
诘责(jié)
??骤雨(zhòu)
?
深恶痛疾(wù)
D.吹嘘(xū)
?
佃农(diàn)
?
窒息(zhì)
???丑陋可憎(zèng)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B.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C.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棚来好不了多少。
D.
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遵义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前不久,我市举办了“骑行共享生活”的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我市“农业生态观光园”不但能养生休闲,况且能出口生态产品。
D.能不能切实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遵义的关键。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
)
B.苔痕上阶绿(上面)
C.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更加)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
6、下列各项中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康肃笑而遣之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少了!
D.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她)笔直洁净地树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玩弄。
8、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依靠头运用比喻(或类比、对比)的手法,将“山、水”来比作“陋室”;将“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从而引出主旨句。
B.《陋室铭》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来渲染居室恬静的气氛。“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C.《爱莲说》表达的主题是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D.
《爱莲说》以隐逸的菊衬托“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以象征追名逐利的富贵牡丹作对比,正衬象征君子的莲,更突出君子洁身自好,坚持自己高洁情操的可贵。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写上句或下句(3选2,全部写只看前2句。2分)
(1)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2)
,可得永年。(《龟虽寿》)
(3)
,不见曦月。(《三峡》)
10、默写《赠从弟》后四句或《梁甫行》的中间四句。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后面的题。(共10分)
①“你改悔罢!”
②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③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④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⑤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⑥“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⑧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⑨“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⑩“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简要概括导致“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两件事。(2分)
12、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纪念藤野先生的?(3分)
13、按括号中的提示要求,赏析句子。
(1)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分析“何尝”的表达作用)(2分)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似乎”可否去掉?说说你对作者这样结尾的理解。)
五、作文(60分)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事或人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获得力量。现在,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
以《珍藏的记忆》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B卷(50分)
一、
诗歌赏析(4分)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
1、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2分)
2、诗中景物各自分立,作者如何让整首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释】仆:自己的简称。去月:上月。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薜萝:((bì)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森: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隐居。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资:出产的东西,提供。办,具备。
3、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仆去月谢病(告)
B.
孤峰限日(限制)
C.
既素重幽居(向来)
D.
遂葺宇其上(修建)
4、翻译句子:(6分)
(1)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5、本文与《答谢中书书》在写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3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6、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2?分)?
7、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活着
沙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暌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②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
?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注释】:①暌违:分离,不在一起。②血清素和多巴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人的感觉有关,会影响人的情绪。
8.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分)
9.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4分)
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
10.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
11.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6分)
12.
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3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四、综合性学习(12分)
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做后面的题。
材料一:下面是几则新闻: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来~^
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2)读了材料二、三,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4分)
(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寓意。(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全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4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髻(jì) ?
瞥见(piē) 
黝黑(yòu)  
意趣盎然(àng)
B.匿名(nì)
??凄然(qī)
??
滞留(zhì)
???
藏污纳垢(hòu)
C.炽热(chì)
?
诘责(jié)
??骤雨(zhòu)
?
深恶痛疾(wù)
D.吹嘘(xū)
?
佃农(diàn)
?
窒息(zhì)
???丑陋可憎(zèng)
【答案】C
【解析】A.“黝”应读“yǒu”;B.“垢”应读“gòu”;D.“憎”应读“zēng”。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B.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C.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棚来好不了多少。
D.
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答案】C
【解析】“帐棚”的“棚”应写作“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遵义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答案】C
【解析】A.“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指情节;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能指跳舞;D.“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用来形容产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前不久,我市举办了“骑行共享生活”的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我市“农业生态观光园”不但能养生休闲,况且能出口生态产品。
D.能不能切实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遵义的关键。
【答案】A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主题”改为“活动”;C.关联词搭配不当,“况且”改为“而且”;D.两面对一面,删去“能不能”。
二、课内文言文复习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
)
B.苔痕上阶绿(上面)
C.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更加)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
【答案】B
【解析】此句的“上”应解释为“蔓上,长上”
6、下列各项中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康肃笑而遣之
【答案】C
【解析】A宾语前置标志;B助词,的;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代词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少了!
D.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她)笔直洁净地树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玩弄。
【答案】C
【解析】应是“当然很多了”
8、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依靠头运用比喻(或类比、对比)的手法,将“山、水”来比作“陋室”;将“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从而引出主旨句。
B.《陋室铭》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来渲染居室恬静的气氛。“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C.《爱莲说》表达的主题是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D.
《爱莲说》以隐逸的菊衬托“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以象征追名逐利的富贵牡丹作对比,正衬象征君子的莲,更突出君子洁身自好,坚持自己高洁情操的可贵。
【答案】D
【解析】应是“反衬”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写上句或下句(3选2,全部写只看前2句。2分)
(1)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2)
,可得永年。(《龟虽寿》)
(3)
,不见曦月。(《三峡》)
10、默写《赠从弟》后四句或《梁甫行》的中间四句。
【答案】9(1)绿叶发华滋(2)养怡之福(3)自非亭午夜分
10、《赠从弟》后四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中间四句: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后面的题。(共10分)
①“你改悔罢!”
②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③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④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⑤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⑥“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⑧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⑨“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⑩“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简要概括导致“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两件事。(2分)
【答案】匿名信事件(1分),看电影事件(1分)。
12、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纪念藤野先生的?(3分)
【答案】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每点1分)
13、按括号中的提示要求,赏析句子。
(1)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分析“何尝”的表达作用)(2分)
【答案】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似乎”可否去掉?说说你对作者这样结尾的理解。)
【答案】“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地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结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样结尾,就把作者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五、作文(60分)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事或人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获得力量。现在,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
以《珍藏的记忆》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B卷(50分)
一、
诗歌赏析(4分)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
1、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2分)
【答案】绵绵春雨、野田风光、篱边桃花、茅茨鸡啼
2、诗中景物各自分立,作者如何让整首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分)
【答案】作者以春日出游的见闻感受为主线,(1分)把对春日的喜爱之情倾注于绵绵春雨、野田风光、篱边桃花、茅茨鸡啼四个富有春日特征的画面之中,从而使整首诗的春日风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释】仆:自己的简称。去月:上月。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薜萝:((bì)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森: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隐居。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资:出产的东西,提供。办,具备。
3、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仆去月谢病(告)
B.
孤峰限日(限制)
C.
既素重幽居(向来)
D.
遂葺宇其上(修建)
【答案】B
【解析】此句的“限”应解释为“阻,遮蔽”的意思。
4、翻译句子:(6分)
(1)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答案】(1)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2)这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怎么能只是随便说呢?
5、本文与《答谢中书书》在写景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或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6、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2?分)?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
7、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2?分)?
【答案】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活着
沙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暌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②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
?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注释】:①暌违:分离,不在一起。②血清素和多巴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人的感觉有关,会影响人的情绪。
8.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分)
【答案】夹竹桃
9.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4分)
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气的极端炎热状态,交代了夹竹桃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夹竹桃的出现作铺垫。
10.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
【答案】运用动作、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和母亲对邻里与亲朋欣然接收夹竹桃时的激动与喜悦(1分),表现了祖母和母亲对夹竹桃的偏爱(1分)
11.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6分)
【答案】(1)从夹竹桃来说,不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能够呈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2)从祖母来说,祖母一直极力呵护着“我”,希望“我”像夹竹桃一样好好地活下去。
(3)从“我”来说,由夹竹桃身上受到生命的启发,同时,更充满对祖母关爱我活下去的感激、怀念之情。(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
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3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答案】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
假如生活抛弃了你,不要伤心,不要放弃!黑暗的日子里需要镇定:相信吧,光明的日子将会来临。
【解析】寄语,寄托希望的话语。能够围绕文章话题、参照两则材料形式仿写,主题明确,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鼓舞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12分)
1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做后面的题。
材料一:下面是几则新闻: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来~^
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答案】“诚信”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守“诚信”将受到严惩)。
(2)读了材料二、三,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4分)
【答案】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诚信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照透每个人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个人形象,维护这个传统美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寓意。(4分)
【答案】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