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浙教版(2019) 必修1 数据与计算1.2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件(1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 浙教版(2019) 必修1 数据与计算1.2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件(13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9-01 21: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总称。
绳结、图案
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数据
表现
形式
数据、信息与知识
2013
12
3
972
数据
嫦娥三号于
2013

12
月载着玉兔号月球探测车来到月球的雨海地区,这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
13
次探月工程。由此,中国上升到第二位,占了其中的
4
次,仅比美国少
1
次。原本它的设计寿命只有
3
个月,但却可以在超期服役的情况下,健康工作972天。这一数据创下了月面工作的最长记录,是中国航天的骄傲!
数据、信息与知识
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经过解释,数据才变得有意义,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是密不可分的。


定义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
信息自古就有且无处不在。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数据的意义。
数据、信息与知识
1
我们需要通过嫦娥三号
和月兔号采集到的相关
数据才能了解到月球的
相关信息。
比如说通过月兔号拍摄
的照片了解月球的月表
结构。
1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体现信息的可存储性和传递性。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
物被存储和传递。
载体依附性
数据、信息与知识
2
2014年1月25日凌晨,嫦娥三号月球车进入第二次月夜休眠。但在休眠前,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月球车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
2014年2月10日,第一次玉兔号唤醒失败。
2014年2月12日夜,玉兔
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状态趋于好转。
2
信息往往反映的是事物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状态,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时效性
数据、信息与知识
3
里程碑式的发现被中国的科学家们发表在国际顶级的
Science
学术期刊上,为全人类讲述月球的历史故事。
3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同一种信息可以被不同的接收者获取,人们也可以重复利用信息。
与能源不同的是,信息不会因为被别人获取而发生损耗。
共享性
数据、信息与知识
4
月兔号微博
4
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分析后,可以更好地被人们所使用。
可加工处理性使信息具有真伪性。
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数据、信息与知识
5
“玉兔”,晚安,这不是结束,而只是中国人探月的一小步,只是人类宇宙探索的一个开端。就像“玉兔”在微博上所畅想的,它还想去火星,去更深的宇宙去看一看。
5
显性价值指的是信息内容本身具有的价值,一般可被人们直接了解或体会。
隐性价值指的是除信息内容外的价值,包括与信息紧密相关的所有价值,如人们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收集、整理和总结获得的其他价值。
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价值性
数据、信息与知识
玉兔号搭载着一部测月雷达,这部雷达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揭露了月球雨海区域火山演化的历史,也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
330
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而且还在月球上发现了新的玄武岩类别。
数据、信息与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对事实、信息的描述以及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技能。


知识可以继承和传递。
数据
数字、文字、图像、符号等,本身没有明确的意义。
01
01
02
02
数据、信息与知识
信息
数据经过储存、分析、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知识
知识的获得,是人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将新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智慧
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