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1)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
(3)其他化学物质: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4)范围
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4)范围
①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寒冷环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TRH
传出神经
骨骼肌战栗
肾上腺
垂体
立毛肌收缩
TSH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增加产热
汗腺分泌减少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炎热环境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汗腺分泌增多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
增加散热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
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多,产热量也多。
温度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而非绝对温度;冷觉感觉器和热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思考】人体在25
℃时环境中的产热量、散热量分别为a和b,在-10
℃时的产热量、散热量分别为c和d,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a=b
<
c=d;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思考】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会出现“发烧”症状,体温会逐渐升高,有时会在39
℃维持,采用措施后,体温恢复正常。请比较分析不同阶段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小。
“发烧”时体温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体温在39
℃维持,说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体温下降,说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二、体温的调节
2、体温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思考】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会出现“发烧”症状,体温会逐渐升高,有时会在39
℃维持,采用措施后,体温恢复正常。请比较分析不同阶段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小。
“发烧”时体温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体温在39
℃维持,说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体温下降,说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平衡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平衡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激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垂体储存和释放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2、盐平衡调节
(1)Na+的来源和去路
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Na+平衡的调节过程
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皮质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2、盐平衡调节
(2)Na+平衡的调节过程
3、水盐平衡的意义
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思考】
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否进行水盐平衡的调节?试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水盐平衡调节的,而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思考】
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否进行水盐平衡的调节?试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水盐平衡调节的,而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归纳比较】
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比较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水盐平衡调节
体温调节
调节中枢
位于下丘脑
位于下丘脑
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温度感受器
主要参与激素
抗利尿激素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分泌结构
下丘脑
甲状腺、肾上腺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归纳】总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易错点
(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分泌激素)。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分泌部位是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归纳】总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4)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存在激素的分级调节;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不存在激素的分级调节。
(6)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来完成的。
(7)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和意义
1、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意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常常密切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归纳小结】
下丘脑的功能:感受器、传导兴奋、效应器、分泌激素、神经中枢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