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课文导读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今天就让我们欣赏一下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吧!
滕王阁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
王
勃
学习目标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诵读文章,理解体会本文的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并给予正确评价。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楼实景]
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小贴士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贴士
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贴士
滕
王
阁
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
勃
小贴士
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距唐代遗址百余米。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如唐代诗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解缙有对联语。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
作者简介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应及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文学故事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26。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
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唐摭言》(卷五)
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
文体知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
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
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
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会
集序
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
概念
骈文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或“骈偶文”
。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因其常用四六字句,故又称为“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
特点
1、双句为主,对仗工整,
2、讲究平仄,声律和谐,
3、崇尚藻饰,多用典故。
1、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2)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读法指导
3、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六四对六四: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6、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翼轸
襟三江
鹤汀
凫渚
川泽纡
孤鹜
樽
迥
盛筵
梓泽
襜帷
睢园
瓯越
骖騑
睇眄
棨戟
披绣闼
叨陪鲤对
遄飞
命运多舛
yì
zhěn
jīn
tīng
fú
zh?
yū
wù
zūn
ji?ng
yán
z?
chān
suī
ōu
cān
fēi
dì
miǎn
qǐ
jǐ
tà
tāo
chuán
chuǎn
朗读正音
整体感知
壹
(1):扣“洪府”,概写洪州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贰
(2-3):扣“秋日登阁”,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叁
(4-5):扣“饯”,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肆
(6-7):扣“别”,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
文本研读第一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①五湖,控蛮荆而引②瓯越。物华天宝,龙光③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④陈蕃之榻。雄州雾⑤列,俊采星⑥驰。台隍枕⑦夷夏之交,宾主尽⑧东南之美。
①意动,以……为襟(带)
②连接
③宝剑的光芒
④留宿
⑤像云雾
⑥像流星
⑦雄踞
⑧全都
析:交代南昌的地理环境(由古及今,道出历史久远;由天而地,道出地域广阔;由江及土,道出地势宏伟)以及人杰地灵。
析:交代参加宴会的人员;
析:交代了自己参加宴会的原因。
⑨仪仗
⑩美好的
?车驾
?好
?县令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⑨遥临;宇文新州之懿⑩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1、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
有何好处?
扣“洪府”,纵览洪州风貌,盛赞宴集客主。
地理之雄
星分翼轸…控蛮荆而引瓯越
雄州雾列
台隍枕夷夏之交
人物之盛
物华天宝…徐孺下陈蕃之榻
俊彩星驰
宾主盛宴
都督阎公之雅望…躬逢胜饯
历史变迁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谢谢大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