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课件(30张ppt)新人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课件(30张ppt)新人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17: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高考语文文言文难点突破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文段阅读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璋也弄,瓦也弄”
“果双生一男一女”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动作对象为“诸侯”,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入”指对内,
“出”指对外.)
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
”。
随着,和着
应答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试试看:
内部语境: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方法一:语境推断法
因文定义是根本!
方法二: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⑵用“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缒:用绳子往下吊)
(赂:赠送财物,贿赂)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缒:绳子)
试一试
1、文公
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宰臣: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抚军亦厚赉成名
4、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烤肉)
(鞭打)
(赏赐)
(箱子)
5、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04全国卷Ⅰ)
籴dí:买米。粜tiào:卖米。
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见”通“现”:出现
“要”通“邀”:邀请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
试一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方法三:通假推断法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通“雇”,雇佣
试试看:
通“翌”,第二天
通“促”,催促
试试看: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见项王
2、复之以掌
3、卒然临之而不惊
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蚤”:跳蚤。无法理解。蚤——通“早”
“复”——通“覆”
“卒”——通“猝”
“从”——通“纵”
方法四:结构互解法
  古人喜欢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非常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词语的词义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试一试
以:被任用
固:险要地势
践:凭借
,依据
试一试
1、追亡逐北
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亡—北,逃亡的士兵)
(戴—腰,佩带)
(“族”字义同“灭”字)
(安逸享乐)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文过饰非
求全责备
民殷国富
登峰造极
扶危济困
比肩接踵
前倨后恭
党同伐异
夙兴夜寐
寤寐求之
避重就轻
欲盖弥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试试看:
1、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2、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3、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试一试
方法五: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
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试一试
试一试
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
若众人,即不复煦仆人
种植
关照
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整理
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又如: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秦桧炎炎
,不附者惟卿一人。
试一试
方法六:迁移联想法
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还可联系成语,名言警句,“以旧解新”,“以熟解生”,效果很好。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
试试看:
  屡试不爽:差错。屡次试验都不错。
  屡试不爽:差错。屡次试验都不错。
??
例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时。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
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
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方法七:代入排除法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结构互解法
(相反、相近)
联想迁移法(成语、教材)
语境分析法(因文定义)
语法分析法(成分、词性)
代入排除法(借助题干)
形声推断法
阳货(鲁国季氏的权臣)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吾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见孔子》(有改动) 
译文: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往阳货家拜谢,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明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实词的解读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科学的推断,通过文言文的读记形成大语感,加上通晓文言文特有的背景信息(如古文化常识等),如果我们能把积累和推断方法结合起来,再加上有训练有素的“猜读”能力,辅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我们就有了进入“文言王国”的一双有力的翅膀,我们就会飞到一个新的天地,飞到一个新的高度!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