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水田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季风水田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6-21 23: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 风 水 田 农 业
水稻田
学习目标
1.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2.理解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3.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学会分析我国和世界上重要水稻产区的农业生产。
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对热量要求高,最佳温度在30度-35度左右,最低不宜低于10度。年降水量在750mm-1500mm。并且,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排灌方便。因此,其生长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
水稻的生长习性
水稻种植过程
选种、浸种出芽、整理苗床、
育秧、耕地、插秧、除草、施肥、
收割、晒干等,需投入大量劳动精耕细作
而且因为农时许多工序需在短时间完成
可以说是“一撮秧苗一个字,
写罢一行又一行,满目都是辛勤句”
合作探究1
结合以上材料,结合图3.11,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长三角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气候:高温多雨,利于水稻生长。
地形:多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形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水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长三角地区有与之适应的劳动力吗?
分布在人口稠密区,劳动力丰富。
3.本区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饮食习惯;种植历史悠久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单产高;
根据以上推论,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地区还有那些呢?请同学们找一下中国和亚洲的其他产区。
中国的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产区有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成都平原、云贵坝地
亚洲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季风气候典型,在人口稠密的大河冲积平原是水稻的主产区。
总结:长三角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 河流中下游: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人均耕地少。水稻的单产高,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饮食习惯 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奖金500万。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Kg)。杂交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了2亿多公顷,增产粮食3亿多吨。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月29日晚 “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今晚在此间荣膺“二00七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成为继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之后,第二位终身成就奖的得主。
案例探究:李守田一家(一)
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守田承包了8块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李守田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守田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每0.1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每0.1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1、李守田家六口人,8块地,才0.5公顷,这反映了季风水田农业的什么特点?
2、李守田家水稻生产的商品率是多少?为什么商品率这么低?
3、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会有什么气象灾害,怎么解决?
4、李守田家有能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吗?
5、综上所述,你能得出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吗?
结合教材,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适度扩大规模
精耕细作;农村人口多,受传统观念制约,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体力劳动为主、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加大投资 兴修水利
小农经营
单产高
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科技水平比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简化记忆:“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稻需水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
人多地少
单产高
人均耕地少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商 品 率 低
小 农 经 营
经济水平低
田块规模小
传统观念
生产规模小
消费量大
家庭经营
精耕细作
劳动力丰富
经济水平
5.水利工程量大
图解关系
(根本原因)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学以致用】
①人均耕地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粮食需求量大;
②水稻单产高;
③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且效益不高;
④经济基础薄弱,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低;
⑤受文化水平制约,主要凭传统经验耕作水稻,生产技术落后。
⑥劳动力丰富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地形、水源
结合学案材料,分析我国南方 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我国水稻种植 景观
看图说话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右图还说明土地经营规模对机械化的影响。
两图体现了水稻种植业的什么特点?体现了什么变化?
合作探究2
同学们,来替李守田算一笔经济账,照这样的种田方法,李守田年收入大概有多少?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该怎么过?李守田们都不守田了,我们吃什么?
请同学们为李守田出谋划策,让他能够更好的心甘情愿地守田。
李守田一家(二)
现在,李守田通过联产承包将稻田扩大到50公顷,且稻田连成一片,广泛种植双季的水稻杂优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20%。则其稻谷的总产量和商品率分别是多少?基于这种情况,请你归纳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与教材中所归纳的季风水田农业特点作一比较。
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国家,水稻种植方式与我国大体相同。1970年左右在较好地解决农艺与机械结合的难题后,在水稻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收获、干燥等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普遍采用适和地块小、水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也较高。日本的带土苗插秧机高、中、低档规格俱全,每种机器各具特色,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
【拓展视野】
  “鱼养稻田”新技术全称“水稻田利用鱼苗除害杀虫新技术”,它是通过在水稻田中合理放养鱼苗,让饥饿的鱼苗去吃掉草籽、草芽、虫卵虫,起到除草杀虫和松土、增氧、增温、增肥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彻底取代化学药剂除草和杀虫,从而解决了除草和杀虫不使用化学药品不行,使用后又产生污染的问题,从而使水稻的品质达到AA级绿色食品的水平。
“鱼养稻田”新技术
【拓展视野】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
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2.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大规模水稻种植业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积肥沃的土地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人们的食米爱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农业
B.小农经营,多以家庭为主
C.机械化水平低,因而单产低,商品率低
D.因气候适宜,水利工程量小
4.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5.与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重要特点是( )
①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 ②劳动强度大,投人的劳动力多
③不适宜使用机械化生产 ④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C
D
B
D
D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和_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稠密、__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风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三角洲
人口
劳动力
精耕细作 生产规模小,因而总产量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6.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