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教科版
三年级上
第三单元
天气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
3.3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按计划选定五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复习回顾
什么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复习回顾
说一说气温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液泡
液柱
刻度
摄氏符号
华氏符号
复习回顾
气温计读数的方法怎样?
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
多少?
根据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是16℃.
情景导入
早上温度低,中午温度高,晚上温度低。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天中的气温
是怎样变化的?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怎么知道一天中的气温变化的?
这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测量。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测量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怎样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设置疑问
推测什么是气温?
疑问一
设置疑问
推测一天的气温变化是怎样的?
疑问二
新知讲解
视频: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新知讲解
探索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探索注意: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新知讲解
探索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探索注意:2.悬挂在空气中
新知讲解
探索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探索注意:3.保持干燥。
新知讲解
探索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探索注意: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新知讲解
探索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探索注意: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新知讲解
探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索要求:(1)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气温。(2)尽量轻声,不打扰别的班级上课。(3)小组做好分工合作,每人参与测量、读数。(4)按照使用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新知讲解
探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索方法:选择五个时间点来测量。
新知讲解
探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索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7℃
9℃
12℃
15℃
11℃
新知讲解
探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索绘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7℃
9℃
12℃
15℃
11℃
新知讲解
探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探索资料: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新知讲解
探索三:在天气日历上坚持记录每天的气温
探索记录:布置学生在天气日历上坚持记录每天的气温,及时表扬坚持记录的小组。
1.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因为温度计气温计在使用的时候它的量程以及最小刻度值,还有就是分度值都是有一定使用范围规则的,如果超出了这种使用标准,那么会损伤器械,并且还会影响实验数据,所以要严格按照标准使用。
2.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不相同的。
3.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教室中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上午温度升高,中午最高,下午又降低
7℃
9℃
12℃
15℃
11℃
4.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柱状图,描述气温的优点是可以看到气温的明显变化可以对比。
7℃
9℃
12℃
15℃
11℃
拓展延伸
了解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拓展延伸
了解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温度计放在一个四周是象百叶窗的箱子里。基准站:每天24小时值班,每个小时观测一次。
基本站:每天24小时值班,2
5
8
11
14
17
20
23等8个时次观测。
一般站:不值夜班,每天
8
14
20等3个时次观测。
百叶箱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气温,知道了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我们知道了?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测量降水量,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书设计
3.3测量气温
测量气温(室外通风、阴凉的地方)
时间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气温
7
℃
9℃
12℃
13℃
11℃
低————高————低
课后作业
1.
测量气温应选在(
)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2.
气温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A.液体会流动
B.液体表面张力
C.液体热胀冷缩
3.
比较不同日子的最高气温,应测量(
)。
A.同一地点的温度变化
B.不同地点的温度变化
C.都可以
B
C
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