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26.5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
4.学以致用,积累词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作品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诵读节奏。全体学生齐读。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3.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4.指名朗诵,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5.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妙在何处?
明确:“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藴含怎样的物理知识?
诗句中藴含了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物理知识,诗人以船为参照物,觉得“星河”仿佛在转动。
(3)“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作用。由上阕写梦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品味句中“嗟”“谩”二字的妙处。
“嗟”指“叹息”,诗人运用“路长”、“日暮”的典故,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空空、徒然的意思,诗人运用“惊人”典故,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①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②表达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
(5)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比喻或用典,词人把自己比成大鹏,借用《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①表示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②也流露岀对南宋黑暗现实的不满;③以及对自由生活、理想人生的向往。
(6)《渔家傲》中,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梦想到“三山”?
明确:从词中的意思来看,是由于词人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岀路,因此她才梦想到“三山”。由此可见她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她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中去,这也正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和寂寞的现实。
五、本文主旨
《渔家傲》一词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词人与天帝的问答,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展示了她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六、文本特色
风格浪漫豪放
这首词中,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和奇妙的设想,倾诉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基调豪迈,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课后作业
路途遥远,时光易逝,表达了词人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感受的诗句是:
2.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
3.词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4.词中表达词人希望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5.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答案: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九万里风鹏正举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4.风休住,莲舟吹取三山去!
5.A项,“《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说法错误,这首词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一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六单元
26.5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风格特点。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作者简介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写作背景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朗读指导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译文: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语:说话
殷勤:情意恳切
译文:迷迷糊糊中我觉得灵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举:高飞
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又慨叹天色已晚,我学习作诗,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万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译文:风啊,你不要停,把我如飞蓬般轻快的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妙在何处?
诗词赏析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蕴含怎样的物理知识?
诗词赏析
诗句中蕴含了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物理知识,诗人以船为参照物,觉得“星河”仿佛在转动。
3.“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诗词赏析
起过渡作用。由上阕写梦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品味句中“嗟”“谩”二字的妙处。
诗词赏析
“嗟”指“叹息”,诗人运用“路长”、“日暮”的典故,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空空、徒然的意思,诗人运用“惊人”典故,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①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②表达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
5.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词赏析
比喻或用典,词人把自己比成大鹏,借用《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①表示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②也流露出对南宋黑暗现实的不满;③以及对自由生活、理想人生的向往。
6.《渔家傲》中,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梦想到“三山”?
诗词赏析
从词中的意思来看,是由于词人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因此她才梦想到“三山”。由此可见她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她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中去,这也正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和寂寞的现实。
《渔家傲》一词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词人与天帝的问答,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展示了她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文章主旨
这首词中,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和奇妙的设想,倾诉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基调豪迈,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风格浪漫豪放
文本特色
1.路途遥远,时光易逝,表达了词人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感受的诗句是:
诗词填空
2.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3.词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4.词中表达词人希望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词练习
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A
A项,“《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说法错误,这首词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一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