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必修三:课本第7页-10页
问题探讨
课本第7页
问题探讨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1.为什么血浆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课本第7页
(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引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探讨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可能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课本第7页
1.变化的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实例:体温变化
①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
临床测量体温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口腔测量、腋
窝测量、直肠测量。
②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是正常情况下体温也
会随时间、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课本第8页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有变化,但不超过1℃
女性>男性
年龄小>年龄大
气温波动较大,但人体温总是接近37℃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处于动态平衡中。
课本第8页
※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理解:
①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②特点:
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课本第8页
1.维持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机体的调节作用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功能基础;
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结构基础。
2.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课本第8页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内环境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发展
课本第8页
※内环境维持稳定状态的例子:
①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③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②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儿童骨发育,出现佝偻病、成年人抽搐、老年人骨质疏松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原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课本第9页
1.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课本第9页
2.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
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课本第9页
3.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本第9页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
1.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
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2.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
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
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
3.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
致黏膜病;
4.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
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课本第9页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课本第9页
1.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均具有特定的pH范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人血浆中含HCO-3、HPO2-4等)有关。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实验对比分析:
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盐酸或NaOH对缓冲液或生物材料的处理
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课本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