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想一想?
你知道这是什么仪器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这是原始的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细胞。
导入
下面这些比较简单的生物或细胞,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酵母菌
大肠杆菌
想一想
不用显微镜,能看到它们吗?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可结合电镜照片分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同细胞学说。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归纳与概括细胞的统一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说明这些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功能,但同时又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想一想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科学探究
这就是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的“软木细胞”,实质上是死亡细胞的纤维质细胞壁。
课堂探究
一、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 将软木薄片放在自制的显微
镜下观察,发现软木是由许多类似蜂巢的小室构成的。胡克命名这
些小室为cella,即 。胡克也成为第一个描述细胞的人。实际
上,胡克看到的是已死亡细胞的______________。
(2)此后不久,荷兰学者 用较先进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动、
植物的活细胞。
罗伯特·胡克
细胞
列文虎克
纤维质细胞壁
(3)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所有的 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 提出“ 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于是两人共同提出:一切 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细胞学说的基础。
(4)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的“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被看作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施莱登
植物
施旺
动物
动物和植物
细胞
2.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概括
所有的生物都由 组成,细胞是所有生物的
_______ 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由 产生。
一个或多个细胞
结构和功能
已存在的细胞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3.细胞学说的意义
(1)它揭示了生物体 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将动物和植物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 奠定了基础。
(2)它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 领域带入 领域。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和 的发展,推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3)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 ”。
结构
亲缘
进化论
宏观
微观
医学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4.细胞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3个“未涉及”
①未涉及原核细胞;
②未涉及病毒;
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
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来自老细胞)。
科学探究
【例1】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A.生物界的统一性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解析】选A。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不涉及生物界的多样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和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A
二、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1.细胞形态、体积、功能和生活环境的差异
人类 直径可达0.2
mm,可用肉眼直接看到;棉花的一条纤维是 ,长达3~4
cm; 的直径不足1
mm,但长度可超过1
m;人体细胞的最适温度是
℃,而海底热泉附近的某些生物细胞能在
℃以上的高温中生活。同一个个体内,细胞的 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人体中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
胞,它们分工合作,执行着各自特定的功能。
卵细胞
单个细胞
神经细胞
37
110
种类
人体中多种组织细胞
细胞的
多样性
科学
思维
2.细胞的统一性
(1)细胞结构的统一:
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真核细胞还具有 。
(2)细胞组成元素及组成物质的统一:
所有细胞都具有 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细胞结构,参与细胞生命活动。
(3)遗传物质的统一:
所有细胞都以 作为遗传物质。
细胞膜
细胞质
成形的细胞核
C、H、O、N
DNA
三、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1.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我们用来观测 物体和结构最常用的工具。绝大部分细胞都由于 ,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常见生物材料的细胞,并比较这些细胞的异同。
微观
太小而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
2.方法步骤
(1)用 观察细胞永久装片,辨别各种细胞结构的异同。
①将永久装片置于载物台上,标本正对 ,并用压片夹固定。
②调节 ,在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标本图像,然后将目标区域移至 。
③转换高倍镜,调节 直至获得清晰图像。
高倍镜
通光孔中心
粗准焦螺旋
视野中央
细准焦螺旋
(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3)选择几种细胞,用 画出高倍镜下的细胞结构,并标注结构名称。
临时装片
铅笔
3.要点总结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
度,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4)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5)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下的物像和视野变化
项目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玻
片距离
视野范围
低倍物镜
高倍物镜
小
小
大
大
多
少
亮
暗
长
短
(6)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主要原因是它们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4.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
。即“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如图所示: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
。即“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如图所示:
【例2】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需把视野调亮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D.与低倍镜相比,观察视野变小了,放大倍数变大了
B
【解析】选B。低倍镜下视野较亮,而高倍镜下视野较暗,所以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需把视野调亮,
A正确;高倍镜的使用,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先用低倍镜是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C正确;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视野变小了,放大倍数变大了,D正确。
四、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对于病毒这样的非细胞生物,只有 ,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所有代谢活动如消化、排泄和遗传等,均在__________内进行。
寄生在活细胞内
单个细胞
3.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共同执行某一_______,如细长的神经细胞集合成束,传导神经信号;扁平的口腔上皮细胞紧密排列,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代谢系统,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完善离不开__________正常的生命活动。
功能
单个细胞
4.要点总结
(1)细胞与生物的分类
(2)细胞统一性的归纳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原因分析
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活
②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③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 )
A.成形细胞核
B.液泡膜
C.细胞膜
D.细胞壁
A
【解析】选A。真核与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成形细胞核,故选A。
知识网络构建
施莱登、施旺
所有的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它将人们对生物的研究从宏观领域带入微观领域
判断依据:
有无细胞核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个数为( )
A.4个
B.8个 C.2个 D.1个
A
随堂训练
2.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摩尔根
C.沃森和克里克
D.施莱登和施旺
D
3.下列生物的细胞中,均不具有核膜的是( )
A.玉米和棉花
B.鱼和鲸
C.细菌、蓝细菌
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