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飞天”凌空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飞天”凌空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8 21:33: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东京奥运会闭幕了,但奥运精神代代延续。本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共获得七枚金牌。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王牌中的王牌,,曾涌现出高敏、伏明霞、吴敏霞、熊倪、郭晶晶、田亮等领军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跳水运动员的“飞天”之美。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写作背景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特写的手法,指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
新闻特写主要包括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和工作特写五大类。
知识链接
特写:指摄影中“放大了的近景”。
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新闻场面或新闻人物。
(2)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
(3)强调对读者的感染力。
知识链接
字词梳理
字音字形
翘首
屏息
轻盈
qiáo
bǐng
悄然
由衷
眼花缭乱
liáo
zhōng
yíng
qiǎo
字词梳理
词语释义
翘首
抬起头来。
暂时抑止呼吸。
屏息
形容寂静无声。
悄然
抑止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屏息敛声
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眼花缭乱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如梦初醒
注意:
1.听读新闻,整体把握新闻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试读新闻,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整体感知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着重抓住吕伟跳水的一连串动作来细致刻画。
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时间顺序。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第2~4段):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第5~8段):写了观众的反应以及现场的气氛。
表演前
表演时
表演后
细读分析
1.本文第1段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
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细读分析
2.本文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细读分析
课文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
品味语言
第2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腾空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第2段中“被空气托住”犹如定格空中,表现出吕伟身材的轻盈,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第3、4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之中”,慢镜头似的特写,有力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细读分析
2.本文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①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优美。
②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品味语言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拓展延伸
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体会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文体特点。
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异:这则消息侧重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消息和特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这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新闻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课堂小结
中国跳水女明星
知识链接
周继红--第一位奥运冠军
1965年出生,现为中国跳水队领队,1994年入选国际水上名人堂,成为进入该名人堂的中国第一位运动员。
钟少珍--第一位亚运双料冠军
1948年出生,国家跳水队首批运动员,1978年亚运会女子3米板和10米跳台冠军,中国第一位亚运会冠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证明了中国跳水的国际地位。
陈肖霞--第一位跳水女世界冠军
1962年出生,被称为“跳水皇后”连续两年被最有权威的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
中国跳水女明星
知识链接
郭晶晶--双料五连冠
1981年出生,蝉联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背景奥运会单人、双人(与吴敏霞)三米板双料冠军。1995年-2009年她共摘得30项世界冠军头衔,创造了世锦赛双料五连冠,被誉为“跳水女皇”。
高敏--常胜冠军
1970年出生,在跳板跳水职业生涯中共斩获70余枚金牌,创造了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7年全胜的记录。
伏明霞--奥运三连冠
1978年出生,1992、1996、2000年三届奥运会收获四枚金牌,中国奥运跳水史上的第一个板台双冠王。
中国跳水女明星
知识链接
郭晶晶--双料五连冠
1981年出生,蝉联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背景奥运会单人、双人(与吴敏霞)三米板双料冠军。1995年-2009年她共摘得30项世界冠军头衔,创造了世锦赛双料五连冠,被誉为“跳水女皇”。
吴敏霞--“多金”美人
1985年出生,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奥运“五金”冠军,奥运全球个人成绩榜排名第一位的中国运动员。
陈若琳--大满贯选手
首位在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中全部夺冠,成功实现“大满贯”的跳水选手。
知识链接
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夺金时刻
知识链接
全红婵:水花消失之术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久,正在各个领域全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全社会都洋溢着时不我待、积极进取的氛围,各行各业都在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重用人才。体育健儿的精彩表现,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作者把文章的结尾落在“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可谓恰到好处,余味无穷。
在这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61金51银41银153枚奖牌,超越日本代表团。此后,中国再也没有给日本任何机会超越,牢牢占据了亚洲体育霸主的地位。这也是中国体育腾飞的开始,这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意义非凡。
写作背景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