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必修三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必修三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22: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中生物
必修三(人教版)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紧握双拳并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所作出的以下反应与哪些调节方式有关?
紧握双拳、狂呼乱叫
心跳和呼吸加快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____________是体液调节中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
_______(激素,CO2等等),通过_____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化学物质
体液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进行的调节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化学物质
1.起调节的物质:
2.传递方式:
3.作用对象:
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
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方式。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所有生物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吗?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快慢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长短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膝跳反射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___________
产热:
主要是骨骼肌(运动)

肝脏(安静)
散热:
1.体温恒定的原理:
动态平衡
人的体温高低主要取决于产热量和散热量。
产热
散热
寒冷
增加
减少
炎热
减少
增加
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90%的热量由皮肤散出
________增加→代谢_____→产热量_____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____→散热量_____
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毛发直立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_____
__________增加→代谢_____→产热量_____
减少
减少
增加
汗腺分泌____,散热量___
减少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增强
增加
传出
神经
减少
增加
增强
垂体
TRH
TSH
甲状腺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增加
结论:体温平衡的实质是人体的_______________的动态平衡,调节中枢在_______,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调节。
产热量和散热量
下丘脑
神经—体液
传出
神经
立毛肌舒张→散热增加
肾上腺素减少,产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减少,代谢减弱,产热量减少
2、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


冷觉感受器
热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效应器
效应器
汗腺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
散热增加
立毛肌收缩
毛细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散热减少
骨胳肌战栗
产热减少
肾上腺素增加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
甲状腺激素增加
神经—体液调节
产热增多
立毛肌舒张
肾上腺素减少
甲状腺激素减少
体温调节的调节方式是什么?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冷热感觉中枢位于: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温馨提示:
大脑皮层
下丘脑
1.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
2.抗利尿激素
温故知新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2)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尿液
尿液的形成
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
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思考
学生讨论并展示水盐调节图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增多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饮水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抑制渴觉
主动减少饮
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尿量增多
上升
上升
(-)
(—)
(+)
(-)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渗透压
(+)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思考: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
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
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血糖浓度的调节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枢纽作用:

神经中枢:血糖、体温、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分泌功能: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

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

传导兴奋:兴奋传到大脑,产生渴觉
途径
速度
范围
时间
体温
水盐平

控制
影响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正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2.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C
3.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
4.关于寒冷时体温恒定的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皮肤血管舒张,增加产热量
C.皮肤散失的热量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
的热量
D.寒冷时,代谢增加与多种激素的作用有关
D
5.被切除某一部分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
D.脑垂体
6.下列各项与下丘脑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血液pH的稳态
C.体温的恒定
D.血糖稳态的调节
D
B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