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三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三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22: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空气中的CO2、O2等物质为什么不会被耗尽呢?
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问题探讨
一、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等基本元素,在 
   和   
 
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过程,又称为

C、H、O、N、P、S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注意:
物质:
范围:
循环:
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
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群落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无机环境
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特点:
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自主学习: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和(
)形式存在。
2、碳通过(
)和(
)两种代谢反应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碳在生物体内以(
)形式存在。
CO2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含碳有机物
碳酸盐
(一)碳循环
(一)碳循环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
)形式传递,通过(
)和(
)渠道传递。
5、碳通过(
)、(
)和(
)返回到无机环境。
有机物
食物链
食物网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
(一)碳循环
6、碳以(
)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
7、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行循环。
CO2
CO2
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
在无机环境中:
在生物群落中:
主要以含碳有机物
主要以CO2

碳酸盐
主要以CO2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
5、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渠道:
有机物
食物链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循环特点:
二、“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防止措施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人类乱砍滥伐
打破了碳循环平衡
CO2含量增加
温度升高
1、“温室效应”的形成
2、“温室效应”的危害
①气温上升;
②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③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④旱、涝灾害频发,气候异常。
(2)禁止乱砍滥伐,同时大力植树造林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3)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范围
特点
物质
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循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圈
(1)二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
3.不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
课堂练习
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组成生物体的  
A.各种化合物???
B.各种有机物
 
C.各种无机物???
D.各种基本元素
D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