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如何使用多种写作手法组织各种新闻事实。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学习目标
这并非552的着舰视频,但可以带领大家领略歼-15着舰的风采。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定义
通讯的特点
通讯的分类
通讯一般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正式交付海军。这艘航母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舰”,舷号为“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起降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552着舰瞬间
读准字音
着zhuó陆
桅wéi杆gān
凛lǐn冽
liè
舰艉wěi
浩瀚hàn
娴xián熟
默契qì
镌juān刻
澎péng湃pài
殚dān精竭虑
浩hào瀚
hàn
娴xián熟shú
读读写写
浩瀚:本意为水势浩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凛冽:刺骨地寒冷。
娴熟:熟练。
镌刻(juān):雕刻。
咆哮: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轰鸣。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有具体的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朗读感知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及相关背景
(5-20)
(21-26)
(1-4)
舰载机从降落到成功着舰的过程
舰载机成功着舰之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细读分析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细读分析
2.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
交代活动的场景,照应标题。
全景式描写,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成功着舰做铺垫。
细读分析
从内容上看:讲述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不仅承载了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深化文章中心,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重大意义。
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3.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说明。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细读分析
4.品味下列句子。
品味语言
(1)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2)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3)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5)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1)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运用比喻,将航母比喻成“汪洋中的一片树叶”,体现了航母在大海中目标小的事实,从侧面烘托出这次着舰任务的难度之大。
(2)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3)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转弯”“放下”“调整”“对准”“下滑”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具体描写舰载机接近航母、逐渐下降的过程;
用“凌波海燕”比喻舰载机,形象地写出舰载机下降时的英姿;
“几近完美”表明舰载机着舰过程非常顺利,从侧面表现了飞行员技术的娴熟。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舰载机下降、下滑的过程,营造了紧张的氛围,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细读分析
品味语言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细读分析
(5)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品味语言
表现出军事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
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衬托出此次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
细读分析
5.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人们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
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细读分析
6.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
进一步表达出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8.根据三种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深入探究
新闻体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篇幅
报道对象
表达方式
强
较强
较强
短
较长
长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片段(瞬间、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通讯、消息、新闻特写
拓展提升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悟?
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我们经历了百年屈辱,舰载机的着舰成功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振奋人心。
2.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本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