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课件(共2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课件(共2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1 16:58:47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使至塞上
第12课唐诗五首
新知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4、背诵默写诗歌。
新知讲解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
王维,
(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摘自苏轼《东坡志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初读感受音韵美
1.读准字音;
2.划出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
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
再读理解内容美
读了这首诗你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
根据注释,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大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欲:要。
问:慰问。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指烽烟。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轻烟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黄河。
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诗意: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镇守。
三读品味意境美
目的
地点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微露出失意情绪。
起——叙事:出使边塞
三读品味意境美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承:抒情
内心抑郁
三读品味意境美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烟的劲拔之美;“长”准确描绘了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给人带来的感受。
“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转:绘景
塞外风光
三读品味意境美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合:叙事
战事繁忙。
四读名句赏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征”一“归”
,一“出”
一“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四读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空间阔大
层次丰富
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自由诵读,背诵、默写。
课堂总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课堂练习
1、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
?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大漠烽烟直上和长河映落日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面对此景时的深切感受。“直”字在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拓展提高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做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
?
?
2、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
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王维的诗歌,并选择1-2首背诵。
使至塞上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首:起:叙事——出使边塞
颔:承:抒情——内心抑郁
颈:转:绘景——塞外风光
尾:合:叙事——战事紧张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使至塞上
单元
3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4、背诵默写诗歌。
重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
1、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板书课题。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4、背诵默写诗歌。范读: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作者简介:王维,
(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摘自苏轼《东坡志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初读感受音韵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再读理解内容美——根据注释,口译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镇守。三读品味意境美首联:起——叙事:出使边塞颔联: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承:抒情
内心抑郁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烟的劲拔之美;“长”准确描绘了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给人带来的感受。“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转:绘景
塞外风光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合:叙事
战事繁忙。四读名句赏析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征”一“归”
,一“出”
一“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情感复杂。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自由诵读,背诵、默写。
读跟读了解背景读读笔记读划节奏口译笔记品赏析读,背,写
明确目标目标1、4了解文常目标1、4完成目标2完成目标3目标3、2目标4
课堂练习: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拓展阅读: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做题。山居秋暝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巩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使至塞上》练习
课堂练习:
1、
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拓展阅读: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做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使至塞上》练习
课堂练习:
1、
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案】“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大漠烽烟直上和长河映落日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面对此景时的深切感受。“直”字在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拓展阅读: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做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答案】艺术特色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