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二篇》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短文二篇》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1 21: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短文两篇
》课时训练
2021—2022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
课内基础练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黑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感自满母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
俱: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四处)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4)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形胜。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有删改)
【注】①欹(qī)嵌:石块错斜嵌插在溪岸的样子。②邑(yì):城镇。③芜秽(wú
huì):丛生的杂草。④俾(bǐ):使。⑤裨(bì):补助,增添。
(1)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间之四时也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市南门外泥中歇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蹴尔而与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语段(一)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山川之美”?请简要分析。
(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写了自然山水,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古来共谈(?
?
?
?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③怀民亦未寝(?
?
?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2)翻译句子。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_____之美”,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乙】文描写了“月光(色)之美”,写景的名句用四个字概括是_______________。
(5)【甲】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曩(nǎng):从前。②雊(gòu):野鸡叫。③天机:天性。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③复与疏钟相间??_______________
④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山川之美/又数刀毙之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意与日去
C.四时俱备/有时朝发白帝
D.相与步于中庭/步仄径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与【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
(
课外拓展练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于令仪诲人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注】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⑦延:请。⑧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1)下列选项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素寡悔(质朴)
B.足以衣食(足够)
C.如其欲与之(给)
D.卒为良民(最终)
(2)给画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文中的于令仪具有哪些品质?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注释:①滁山:指滁州。②颍水之上:指颍州,因北临颍水,故称。③三代:特指夏、商、周三个朝代。④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⑤逃名:逃避声名。⑥庄生:指庄子。⑦诮:嘲讽。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余将见子疾大喘渴死
?????
②聊以吾之乐尔
(2)说说居士的乐趣具体指什么?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管仲束缚,自鲁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束缚:被捆绑。②绮乌:城邑名。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④适幸:恰好侥幸。⑤且:将。⑥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自鲁齐(________)???????????
绮乌封人跪而之(________)
(2)文中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________的人。
(3)管仲用“我何以报子”来回答封人,可见他是个(??)的人。
A.知恩图报
B.秉公办事
C.舍己为人
D.自私自利?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龙卷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选自《梦溪笔谈》)
(1)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
?
?
?

A.疆界
B.巡行,巡视
C.谋略,智谋
D.大致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4)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1)①全,都,②坠落
(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3)①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②希望你们(诸弟)一定要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
(4)甲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乙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表达自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
2.
(1)A
(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3)①山川相映之美。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选择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画卷。②色彩配合之美。青葱翠绿的竹木与五色交辉的石壁相映衬,绚烂辉煌。③晨昏变化之美。选择朝、夕两个特定时间段中生物的活动,增添了光影的变化。④动静相衬之美。高峰、石壁、青林、翠竹等为静景,猿、鸟、游鱼等为动景,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景和动景各自跃然在目。
(4)相同点:都通过对秀丽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语段(一)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语段(二)借小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却无人赏爱,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3.
(1)①赞叹、赞美,②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③睡觉,④只是
(2)①早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②(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4)山川,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月色如水
(5)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4.
①消散,②坠落,③又,④从
D
(3)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甲】文表达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热爱之情和隐逸情怀。
(5)“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5.
(1)A
(2)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善良、宽容、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家风)。
6.
(1)①走:跑;②志:记,标记。
(2)示例:居士的乐趣具体指陶醉于琴、棋、书、酒、拓本五种物品中(抚琴、下棋、读书、喝酒,收录拓本五种兴致爱
好)。表现了作者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渴望退隐享受安闲的思想感情。
7.
(1)(1)到……去(2)给……吃
(2)对人友好、谋图回报
(3)B
8.
(1)D
(2)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3)百姓中死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变成废墟,于是迁移到了现在的县城。
(4)示例:卷。这个词生动地写出了大风把地面上的人和物品都裹挟带到了天上的状态。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