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7 22: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
1、背景:⑥ 2、萌芽: ②
3、初步形成:标志,相关文章③,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
1、条件: ③
2、表现:相关文章④ ,革命步骤、动力、前途.
3、成为中共指导思想 4.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1.理论总结:④ 2.著作
3、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环节:速读课本,迅速构建知识网络,完成对主干知识的初次记忆。
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背景:
(1)主观因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首创精神
⑵客观因素:中国近代各阶级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
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进一步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⑷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⑸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革命实践 。
⑹国际条件: 十月革命的胜利。
2、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①相关文章:1925年12月至1927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②内容: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3、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 )
①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②相关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意义: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49延安时期)
1、条件:
①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
②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
③毛泽东的不断努力。
2、表现: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实际上就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①相关文章:《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②革命步骤:两步走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还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④革命前途: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社会主义过渡
3、成为中共指导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
在中国革命面临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新的发展--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之路(新中国成立后)
1、理论总结
①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改造;
②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③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④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环节——主干知识强化记忆。请再次回忆本节基础知识,并能迅速而准确的背诵出知识网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
1、背景:⑥ 2、萌芽: ②
3、初步形成:标志,相关文章③,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
1、条件: ③
2、表现:相关文章④ ,革命步骤、动力、前途.
3、成为中共指导思想 4.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1.理论总结:④ 2.著作
3、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井冈山时期
(1927-1935)
延安时期
(1935-1949)
建国后
(1949-1976)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环节——结合图片和补充材料,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
归纳: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理论文章及其内容
时期 文章 内容(作用)
大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 关注农民问题
十年对峙井冈山时期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说明
抗日战争延安时期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 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 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标志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的高度
材料: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请问:从这份考察报告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关注的是什么?
答:关注农民问题。
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 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⒈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⒉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⒊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⒋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1.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势力十分强大。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
思考:中国为什么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由特殊国情决定:
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必要条件)
④共产党组织有力和政策正确(重要条件)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毛泽东和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作出了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材料一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材料二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材料三 1949年3月,党中央迁往北京,毛泽东兴奋地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吧!”
请回答:“进京”属于中国革命的第几步?“进京”说明了什么?“赶考”是赶一场怎样的考试?
思维拓展: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请欣赏合唱东方红
思考应该如何评价毛泽东?
中国人心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网民谈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最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和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网民
毛泽东生于1893年,逝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的一切事情几乎都翻了个过儿。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象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传给新的一代,而他们并未感到象毛泽东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他活着。他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弟看上去更象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没有失去一只胳膊,一条腿或一只眼睛。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外国友人说
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③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补充: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旧民主革命 新民主革命
社会性质
斗争对象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目的前途
群众基础
革命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旧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
不敢发动群众
有广泛群众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第四环节: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1、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A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D、抗日战争时期
B
C
1、毛泽东的哪篇著作,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A
2、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B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 B中共七大召开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4、延安岁月,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先后撰写了哪些文章:
①《井冈山的斗争》
②《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③《〈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⑤《论人民民主专政》
⑥《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⑥
D
5、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健全民主和法制 B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
2、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
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⑴材料体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归纳其主要内容。 ⑵你认为材料中的主张,在当时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
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 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
背景③、影响 ②
二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南方谈话:背景②、内容④、意义③
2.中共十四大:时间、内容②、意义
3.中共十五大:时间、内容 ②、意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背景②、内容③、意义③
第五环节: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