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一 “双百”方针与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背景②,提出,含义,意义,成果.
二 “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文革导火线,文化凋零.
三 文化事业的繁荣——二为方向的提出:
含义,意义.
第一环节:速读课本,迅速构建知识网络,完成对主干知识的初次记忆。
一 “双百”方针与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激情。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1956,毛泽东,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3.含义:艺术上,学术上
4.意义: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5.成果: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二 “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文革导火线:1965,《海瑞罢官》
2.文化凋零:典籍,文物,人士,万马齐喑
三 文化事业的繁荣——二为方向的提出
1.含义:为人民,为社会主义
2.意义:促进,推动
第二环节——主干知识强化记忆。请再次回忆本节基础知识,并能迅速而准确的背诵出知识网络。
一 “双百”方针与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背景②,提出,含义,意义,成果.
二 “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文革导火线,文化凋零.
三 文化事业的繁荣——二为方向的提出:
含义,意义.
第三环节——结合图片和补充材料,
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
艾青:1910年3月27生于金华县畈田蒋村。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一举成名。1937年艾青从上海到武汉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春奔赴延安。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1958年至黑龙江一林场落户,翌年又到新疆。“文革”中一再遭批斗。1976年重获自由,进入第二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版了《归来的歌》等.
通过艾青的经历,划出文化事业的示意图。
1956
1966
1976
1949
1978
1992
年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2001
1984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梁斌
梁斌《红旗谱》封面
刘白羽
贺敬之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假如现在呵,
我还不曾
不曾在人世上出生,
假如让我呵,
再一次开始
开始我生命的航程——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
哪里是我
最迷恋的地方?
哪条道路呵
能引我走上
最壮丽的人生?
面对整个世界,
我在注视。
从过去,到未来,
我在倾听......
艾青
诗集《大堰河》《北方》
《旷野》,长诗《向太阳》
《火把》。现代文学史上现
实主义自由诗的又一高峰。
话剧《茶馆》剧照
原著 老舍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以文艺界为切入口。
1、1965年《文汇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政治色彩变浓,批判范围扩大。
2、1966年2月的彭真等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称《二月提纲》)试图约束学术批判中的左倾错误,未果。
3、1966年2月的上海“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鼓噪“文艺黑线专政论” 。
——文学艺术惨遭摧残开始。
4、“八亿人八个样板戏”。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样板戏流行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各路大仙不能幸免
故宫被改成血泪宫
观音被判死刑
焚烧古籍字画
京剧《奇袭白虎团》
京剧《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
《海港》
交响乐《沙家浜》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白毛女》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
三.文化事业的繁荣
1.新时期文艺方针.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
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
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
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
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
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
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
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
2.文化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名称 类型
鲁迅文学奖 优秀文艺创作
茅盾文学奖 优秀长篇小说
五个一工程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金鸡奖 百花奖 华表奖 电影荣誉奖
金鹰奖 飞天奖 电视艺术大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做出的批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今天,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004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
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探讨“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左倾错误泛滥,影响到文化领域
经验教训:
(1)文艺要为人民服务
(2)允许文艺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思想
(4)勇于艺术创新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
分,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
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是在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
第四环节: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2.对党的“双百”方针的正确理解是: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其主要形式
C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
A
1.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
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B. 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D.“八亿人口八个戏”
2.1950年,关于京剧问题有两个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这说明他们没有处理好:
A.科学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B.科学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C.科学文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D.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1.“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
①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②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③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 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 )
① 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② 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 ③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请回答:
①材料中提到了什么方针?该方针是何时被提出的?
②提出该方针的基础是什么?
③怎样理解这个方针的含义?
②“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答:①“双百”方针,1956年。
③“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第二节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 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背景,具体措施:
①确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表现,作用②制定指导方针:提出,作用.
二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表现,影响:
三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背景,表现: ⑤
第五环节:预习新课